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程颐的意思、程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程颐的解释

程颐(1033-1107) :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人称伊川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和兄程颢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强调“穷理”之说。主张通过内心修养的方法来悟得天理,获得知识。又主张“去人欲,存天理”,为纲常名教辩护。他和程颢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挥,世称程朱学派。著作收入《二程全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结合其历史地位与思想贡献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程颐(Chéng Yí)

词性:专有名词(人名)

基本义:

北宋理学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兄程颢并称“二程”,共同创立“洛学”,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主张“性即理”“格物致知”,强调道德修养与天理合一,对后世儒学发展影响深远。


二、历史背景与学派归属

程颐属北宋“洛学”学派核心,继承孔孟道统,融合佛道思想构建理学体系。其思想后经朱熹集大成,形成“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三朝官方哲学 。


三、核心哲学贡献

  1. 性即理

    提出人性本善源于天理,道德实践需通过“穷理”实现天人合一:“性即是理,理则自尧舜至于涂人,一也。”(《河南程氏遗书》)

  2. 格物致知论

    主张通过探究事物本源(格物)获得真知(致知),为朱熹“即物穷理”说奠定基础。

  3. 理一分殊

    认为万物共享统一天理(理一),而具体事物各有其分殊之理,辩证统一宇宙规律与个体差异 。


四、教育思想与实践

程颐强调“敬义夹持”的修养工夫,主张教育须“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其讲学语录收录于《二程全书》,奠定理学教育范式 。


五、历史评价

《宋史·道学传》称其“力学好古,安贫守节”,与程颢共倡“身心性命之学”,使儒学由经学转向理学,重塑东亚思想体系 。


来源参考

  1. 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
  2. 《二程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宋明理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兄长程颢并称“二程”,共同开创了理学中的“洛学”学派,为宋明理学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生平背景

二、核心思想主张

  1. 理气关系
    提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认为万物本质是“天理”,强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2. 修养方法

    • 穷理致知: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探究事物规律,与程颢的“明心见性”形成互补。
    • 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以道德修养克制私欲。
  3. 人性论
    提出“气禀说”,认为人性本善,但因气禀差异导致善恶分化,需通过后天修养恢复本性。

三、历史影响

四、名字含义

“颐”字本义指面颊,引申为修养、颐养之意,与其哲学中“修身养性”的思想呼应。


以上内容综合了程颐的生平、哲学体系及历史地位,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著作或学派发展,可查阅《二程全书》及朱熹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宝箧卞克补考不爽利卜岁踩估谗夫长天吃搭搭麤劣蹙然东牀姣婿樊槻凤鸟風恬浪静凤条夫诸公度供物拐局官报私仇贯索城管治过谩害夏慧典见功赍汩几何原本技业具保开言看地靠托匮饿昆鸡劳动保险了戾莲筹林臯历史语词隆刑峻法秘邃丕冒器能慴惮市屠始愿不及此死沓沓宋锦塌拉铜象瓦影龟鱼委闾舞凤飞龙洿下缃荷湘君小传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