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ep an appointment;keep a promise] 履行事先约定的事情(多指约会)
履行约定的事。 宋 岳珂 《桯史·汪革谣谶》:“迺事俟秋凉即得践约。” 明 冯梦龙 《人6*兽关·钱江拯溺》:“索取前银,指望践约完婚娶。” 张天民 《战士通过雷区》:“当晚, 赵青森 践约,他们走在驻地的小树林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践约汉语 快速查询。
“践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为履行事先约定的事或承诺。以下是详细解释:
“践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重视,如儒家思想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论语》),与“践约”的内涵一致。
总结来说,“践约”指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是守信、责任感的体现,适用于日常生活、商业合作及文学表达等场景。
践约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履行约定或守信承诺的意思。当人们达成协议、约定或合同时,都需要践行所许下的承诺,完成自己责任和义务,这就是践约。
践约的部首是足(zú),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它的笔画数为12,分别是:左撇、横、横折、竖、竖钩、横、横折、竖、撇、撇、捺、竖钩。
践约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常常以口头或文字形式达成约定,通过践行和履行约定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信誉。
践约的繁体字为「踐約」。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踐」字的形状稍有不同,它的底部少了一横,因此看起来更像是「欠」字。同时,「约」字古代的写法也有所变化,边框比现代汉字更为繁琐。
他始终践约,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
这家公司在商业合作中从未践约,失信于人。
践约可以组成一些词语,比如:践约者(指履行约定的人)。
近义词:守约、守信
反义词:背约、失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