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俭约的意思、俭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俭约的解释

[economical] 俭省节约

刻苦俭约

详细解释

(1).俭省;节约。《荀子·非十二子》:“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后汉书·郎顗传》:“夫救奢必於俭约,拯薄无若敦厚。”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櫬归上都》诗:“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奢则妄取苟求,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於人无求,於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曹靖华 《往事漫忆--怀周6*6*来同志》:“你平易近人,自奉俭约,也是举世罕见的。”

(2).简单;单纯。 叶圣陶 《倪焕之》一:“他看 焕之 有一对敏锐而清彻的眼睛;前额丰满,里面蕴蓄着的思想当然不会俭约。”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俭约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俭约"是现代汉语中表示生活态度的重要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在物质消费上节制有度,避免奢侈浪费。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该词由"俭"与"约"二字复合构成:"俭"强调节省不奢,"约"侧重自我约束,二字组合形成"通过自我约束实现节约"的完整语义。

从词源考证,《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已有"俭,德之共也"的记载,将节俭视为基本道德准则。汉代《说文解字》释"俭"为"约也",说明二字在古汉语中互为训释的关系。至宋代《朱子语类》提出"俭约是养德之基",进一步确立其在儒家伦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现代社会语境中,该词被赋予新内涵。参照教育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俭约"不仅是个人美德,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方式,涵盖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等具体行为准则。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方案》特别强调"弘扬俭约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权威辞书系统收录的同义词包括:"节俭"(《汉语大词典》)、"节用"(《古代汉语词典》)。反义词体系则含"奢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挥霍"(《新华成语词典》)等词汇。值得注意的是《辞海》(第七版)特别指出:"俭约不同于吝啬,前者重在合理节制,后者属于过度克己"。

历代典籍中,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警句,以及《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训诫,均构成中华文化崇尚俭约的价值传统。这些经典论述现已被收录于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

“俭约”是一个汉语词汇,指节约使用资源、避免浪费的行为或态度,其内涵可从以下方面综合理解:

1.基本含义与词源

2.文化价值与历史背景

3.使用场景与例句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当代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如杜甫诗句“俭约前王体”),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昂首百日丹邦守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报荒抱悫恻切成约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弹文登翼貂金地腊度岁阿堵物焚典坑儒桴檝符卪符繻贡新扢蒂龟背戏海颷后腰鹄矶皎茁康世溃溢兰芳狼吃幞头连迹峍若茅厕门师辔兜朴秀绮情秋玉仁誉软舆三腊山半觞奠上陵善信善性尸宠诗记世祉数点输賮说载宋瓷桃匕王体微涓稳步五谷不分向迩闲钱补笊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