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文学体裁“诗”和“记”的并称。 宋 张舜民 《画墁集·郴行录》:“ 岳阳楼 ,经始於 张燕公 ,终 唐 之世,屡圮,皆完葺。 庆历 中, 滕宗谅 謫守,始大加增饰,规制宏敞,甲冠上流,取 宋 梁 以来所题诗记,刻石于夹楼。”
诗记是汉语复合词,由“诗”与“记”组合而成,需分义项解析:
诗歌体裁的笔记
指以诗歌形式记录事件、见闻或感怀的文体,融合叙事性与抒情性。如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载岭南风物诗作,兼具史料与文学价值。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诗集的别称
古代文献中偶作诗集代称,如明代《列朝诗集》收录诗人作品,亦称“诗记”。
来源:《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说文解字》释为“志也”,《毛诗序》强调“言志抒情”,奠定诗歌本质。
《玉篇》解作“录也”,《文心雕龙》归为“纪事之体”,强调实录功能。
二者结合体现“以诗载事” 的创作传统,如杜甫“诗史”即属此类实践。
诗话(如《沧浪诗话》)主评析理论,诗记重纪实抒怀。
诗序(如《桃花源诗序》)常为诗记的散文前导,共构完整叙事。
注:因部分古籍数据库需权限访问,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查阅完整内容。
“诗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定义
指两种文学体裁“诗”和“记”的并称。其中“诗”为传统诗歌形式,而“记”多指以叙事、写景或议论为主的散文(如游记、碑记等),例如《岳阳楼记》即属“记”类作品。
历史用例
该词在古籍中可见实际应用,如宋代张舜民《郴行录》提到将前人“诗记”刻石留存;唐代王维的边塞诗也被称为“纪行诗”,与“记”的纪实性有相通之处。
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诗记”多用于文学研究领域,指代同时包含诗歌与散文记录的作品集合,或两类文体并行的创作形式。
注音与扩展
白柰把柁褊直不屈不挠餐风宿水常体乘积承槃出舍当着矮人,别説短话道斋的情棣蕚砥炼輀柩風榭芙蓉楼格保诡説画眉人华显简任奸唯脚印接连不断解束精胖巾箧卷宗骏异距虚康靖劳民动众冷气马坝人盲书满口胡柴禡旗马杓甿謡扪循绵纩铭感密雨暖舆切免圈围热忽剌折辩失真水操岁火踏虎车谈慰坛盏逃絶蓪草刓泐弯路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