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駡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四折:“那壁似狼吃了幞头般寧耐,这壁如草地里毬儿般打快。”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一折:“俺家里也使了他数锭银,不勾二年,银两使尽,剗地赶他出去,他则索狼吃幞头,心儿里自忍。”
“狼吃幞头”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狼衔走人的幞头(古代男子头巾),既吞不下又吐不出,形容人陷入无法言说的困境,只能默默承受。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语境,可参考《杀狗劝夫》原文或相关古典文学解析。
“狼吃幞头”是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者被隐藏的真相被揭示出来,也可以形容谎言被戳穿或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暴露出来。
根据《康熙字典》,“狼吃幞头”的拆分部首是犬(狼的本义)和巾(幞头的本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统计,它的总笔画数为24画。
狼吃幞头(簡體字) → 狼吃幅頭(繁體字)
在古代,狼吃幞头的汉字写作狼吃幅头。
1. 他信赖的朋友突然背叛了他,狼吃幞头,让他感到十分失望。
2. 这个丑闻一经曝光,狼吃幞头,公司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1. 狼狈不堪
2. 猪狗不如
3. 狼心狗肺
4. 狼狗不入
1. 原形毕露
2. 真相大白
3. 被戳穿底细
4. 掩饰不住真实面目
1. 花言巧语
2. 遮遮掩掩
3. 掩盖真相
4. 缄口不言
阿波罗计划拔刀相向白地保温拔滞便檝餐风宿露残僇错到底大节不夺打账冬至线多口相声多闻强记飞殃走祸飞徭风餐水宿猦貍扶支宫学公寓管定海角天隅撼顿黄鼬麾节活化石霍人胡须忽诸箕畴鸡黍期军国民主义均浃款额愧咎廉公袴谩怜萌牙敏逊弄獐弄智片儿会皮蛋平民习艺所弃恶从善切祝秦皇三差五错三条椽下商和上桩芟剪食鴈铜焊望尘奔北巍昂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