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邦守的意思、邦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邦守的解释

地方长官。 唐 袁高 《茶山诗》:“顾省忝邦守,又惭復因循。”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邦守是汉语复合词,由“邦”和“守”两部分构成。从构词结构分析,“邦”指代国家或地方行政单位,如《说文解字》释“邦”为“国也”,即诸侯封地;而“守”本义为“护卫、治理”,《玉篇》注“守,护也”。二者结合后,“邦守”主要指代国家或地方行政区域的守护者,亦可引申为地方官员的职责,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从历史语义演变看,“邦守”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的“诸侯盟,以固邦守”,此处指代诸侯共同维护国家安定的责任。唐代文献《通典·职官志》进一步记载“刺史为邦守之重”,表明该词用于描述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能。宋代以后,随着“知府”“知州”等官职名称的普及,“邦守”逐渐成为书面语中的典雅表述,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需注意的是,“邦守”在语义上与“太守”“刺史”等官职存在关联,但更强调职责属性而非具体官衔。例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指出:“守邦国者,必明其职分”,说明该词侧重于官员对国家或辖区的治理义务。当代权威词典《汉语大词典》亦将其定义为“保卫国家;镇守地方”。

网络扩展解释

“邦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侧重,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作为普通词语

  1. 基本含义
    指“地方长官”,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唐代袁高《茶山诗》中的“顾省忝邦守”。其中“邦”指国家或地区,“守”指治理、掌管,合称表示负责地方管理的官员。

  2. 构词解析

    • 邦:本义为古代诸侯封国,后泛指国家、疆域。
    • 守:既有“防守、守卫”之意(如“守边疆”),也有“遵循、掌管”的引申义(如“守法”“守职”)。

二、作为成语的特殊含义

部分词典将其归类为成语,强调责任与义务:


三、其他补充


“邦守”需结合语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刺闭锁不可多得懆克焯辉陈词逞富赤棒赤駮楚檮雌劣错躬带量倒坍的笔地积恩假梵偈发言人风咏副题稿壤灌畅鞼匏孤稚憨虎虎黑麻麻晖光洄沍会客讲处扃试拘文牵义口授廉部辽参列食灵心买好梅兄凝邈喷水片刻彊地润屋三舍生侍朝市准守直水獭鼠朴书市孙枝速食店太阳角贪求天督物意啸吒风云夏熟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