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践土食毛的意思、践土食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践土食毛的解释

(1).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杜预 注:“毛,草也。”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后以“践土食毛”谓蒙受君恩。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诸君践土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

(2).泛指起居生活。 明 张煌言 《山头重建海塘碑记》:“今乾坤陆沉,余不能尘沧海而挽皇舆,而独能使一方桑田不波乎?凡尔之得以践土食毛者,皆父老子弟力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践土食毛"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核心含义指生活于国土之上,依赖土地所产的粮食作物生存,引申为受国家恩泽、蒙受国土养育之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释义、出处及用法: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拆解

    • 践土:脚踏国土。"践"指踩踏、居住;"土"指土地、国土。
    • 食毛:食用土地上生长的谷物。"毛"通"苗",古指五谷的幼苗(《说文解字》:"毛,草也"),后泛指农作物。

      整体:生活在国土上,以土地所产为食。

  2. 引申义

    比喻身受国家恩惠,强调个人与国家的依存关系,暗含爱国、忠君或感恩之情(《汉语大词典》第10卷)。


二、出处与典籍依据

此成语典出《左传·昭公七年》:

"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意为:疆域之内皆是国君的土地,食用这片土地所产的人皆是国君的臣民。此处"毛"即指土地所产的粮食(参考中华书局《左传译注》)。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践土食毛"指居住于国土,依赖土地生存,引申为受国家养育之恩。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123页

    注:链接为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可查询词典详情。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以"践土食毛"形容国民蒙受国土恩泽,强调人对国家的义务。

    (来源:《辞源》网络版


四、用法与语境


五、文化内涵

成语蕴含农耕文明中"土地-人民-国家"的伦理绑定: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
  4.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

网络扩展解释

“践土食毛”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àn tǔ shí máo,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1.基本含义

指蒙受君主的恩惠,也泛指日常起居生活。其中“毛”代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

2.出处与典故

源自《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原意强调土地和物产均属君主,臣民的一切生活所需皆受恩于君权。

3.用法与示例

4.延伸与变体

5.注意点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贫困生活”,但主流权威释义均以“蒙受恩惠”为核心,需结合经典出处理解。


总结来看,该成语既承载古代君臣关系的伦理观念,也可引申为对生活根本的认知,需根据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半妆饱煖生淫欲驳驳劣劣参堂侧闻阐示抽象楚观初旬道义之交打油读学恶口鄂王繁囿藩镇割据赶跑革图易虑贡赐画学护调慧德昏冠敫然寄包镜睇晶滢快言快语枯槁士老道长腊田良吏蛮纸没计奈何内卿盘绦谱演迁讁清运楸户淇溪三余觞絃煞手锏睡语松飈粟错随扈绥靖主义孙供奉讨话殄除恬谧霆霓微鲜五经魁首乡利倍义小恶斜碴稀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