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教辅佐。《宋史·李至传》:“詔答曰:‘朕旁稽古训,肇建 承华 ,用选端良,资於辅导。藉卿宿望,委以护调,盖将勗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
“护调”一词在中文中有两种不同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音乐/语言领域的解释(现代用法)
指在说话或歌唱时保持音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不恰当的音调变化。这种用法强调对音准的维护,常见于艺术表达或语音训练场景,例如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护调”。
历史文献中的解释(古代用法)
源自《宋史·李至传》,意为“调教辅佐”,特指对人或事务的教导与辅助。如文献记载宋真宗曾委任李至“护调”太子,此处指辅助教导皇室子弟。
补充说明:
《护调》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保护和调整。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护”是由手(扌)和户(⺾)组成,后面的部分“调”则是有土(士)和周围箱子(皿)组成。拆分部首是手和土,它们分别表示与动作和与土地或者陶瓷相关的含义。《护调》一共有10个笔画。
《护调》是一个古代汉字,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的西周晚期。繁体字为「護調」。
在古代汉字中,《护调》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护调的「调」字可能使用不同的写法,如「讨」或者「調」。
1. 他负责护调这个部门的工作,确保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2.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护调市场秩序,防止价格过高。
一些和《护调》相关的词语包括:
1. 护卫:保护和警卫。
2. 护照:国家颁发的用于身份认证和出入境的重要文件。
和《护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1. 保护:保卫和维护。
2. 调整:调节和调节。
和《护调》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1. 破坏:破坏和毁坏。
2. 错误:错误和失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