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鲣鸟的意思、鲣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鲣鸟的解释

[gannet] 构成鲣鸟科(Sulidae)若干大的、蹼足、食鱼的海鸟之一,飞行距离远,长时期逗留在海上,大群繁殖,主要生活在海岛上

详细解释

鸟名。体长近七十厘米,大部分呈深棕褐色,喙强而平直,常成群在海面低飞捕食鱼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鲣鸟(jiān niǎo)是鹈形目鲣鸟科(Sulidae)的群居性海鸟,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
    鲣鸟体长约0.7米,体重约1公斤,翅膀窄长,尾部呈楔形,喙长而尖,脚趾间有蹼,善游泳。部分种类如蓝脚鲣鸟脚蹼呈鲜艳蓝色,南非鲣鸟则有白色羽毛和黑色翅尖。

  2. 分类
    鲣鸟科包含2属9种,如大鲣鸟属(温带分布)和鲣鸟属(热带分布)。我国西沙群岛特有的红脚鲣鸟,以红脚、绿嘴和白色羽毛为特征。


二、生态习性

  1. 捕食方式
    鲣鸟以鱼类和昆虫为食,擅长俯冲潜水捕猎:从20-30米高空以100公里/小时速度入水,最深潜至20米。其头部结构坚硬,可抵抗冲击力。

  2. 繁殖行为
    蓝脚鲣鸟用脚蹼覆盖卵孵化,而非身体;求偶时,雄鸟会昂首指向天空并发出类似打鼾的声音。


三、分布与现状

  1. 栖息地
    广泛分布于全球海域,如蓝脚鲣鸟见于美洲至秘鲁的太平洋沿岸,红脚鲣鸟集中于西沙群岛,南非鲣鸟则栖息于非洲南部。

  2. 种群趋势
    20世纪以来数量增长超一倍,主要因人类捕杀减少。但部分种类因不怕人类而易被捕捉,曾被称为“笨鸟”。


四、生态作用

鲣鸟在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捕食调控鱼类数量,其排泄物也为海岛植物提供养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种类或行为细节,可参考上述来源的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鲣鸟》的意思

《鲣鸟》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鸟类的一种。鲣鸟多指那些善于在水中猎食的鸟类,它们能够在湖泊、河流或海洋里游泳,用翅膀划动水面以快速地捕捉食物。

《鲣鸟》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按照规范的笔画和部首拆分,《鲣鸟》可以分解为:鱼(鱼部,钩1笔)和鸟(鸟部,隹4笔)。总共有5笔。

《鲣鸟》的来源

《鲣鸟》一词的来源比较难以追溯。它可能是早期文人描绘鸟类时所创造出的一个词语。对于它的具体来源暂时没有相关的记录。

《鲣鸟》的繁体字

《鲣鸟》的繁体字是「鮶鳥」。

《鲣鸟》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鲣鸟」一词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然而,古时候的具体写法现已无从考证。

《鲣鸟》的例句

以下是几个使用《鲣鸟》的例句:

1. 在湖中游泳的鲣鸟像鱼一样灵活。

2. 黄昏时,一群鲣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

3. 池塘里的鲣鸟们正在捕鱼。

《鲣鸟》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鲣鸟群、鲣鸟翅膀、鲣鸟羽毛。

近义词:水鸟、潜鸟、捕鱼鸟。

反义词:飞鸟、树上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