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历十月。《国语·周语中》“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三国 吴 韦昭 注:“谓火见之后,建亥之初也。”参见“ 斗建 ”。
“建亥”是一个源自古代历法的术语,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均有明确指向,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解释:
“建亥”指夏历十月。古人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即“斗建”)划分月份,当斗柄指向地支“亥”的方位时,对应的月份即为“建亥月”,相当于夏历十月。
历法依据
根据《国语·周语中》三国吴韦昭的注释,“建亥”指“火见之后,建亥之初”,即大火星(心宿二)出现后,进入十月。
地支纪月规则
古代将十二地支与月份对应,其中“亥”为第十二位,对应夏历十月。每月以“建”字加地支命名,如建子(十一月)、建丑(十二月)等。
详细解释可进一步查阅《国语》及韦昭注本,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建亥是一个汉字词组,意为“安定”的意思。
建亥的拆分部首为“广”和“白”,其中“广”是第3个部首,“白”是第106个部首。
建亥的笔画数为11画。
建亥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组,两个字的意思分别是:“建”表示建立、设立;“亥”表示平安、顺利。
建亥的繁体字为「建亥」,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建亥的写法相对稳定,没有太大变化。
古时候写建亥一般采用篆书或者隶书的风格,字形相对于现代字体有所变化,但整体结构保持一致。
1. 通过努力学习,他成功建亥了一番事业。
2. 凭借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终于建亥了自己的名声。
1. 建立(jiàn lì)
2. 亥市(hài shì)
3. 平亥(píng hài)
1. 安定(ān dìng)
2. 稳定(wěn dìng)
3. 平稳(píng wěn)
1. 动荡(dòng dàng)
2. 不稳定(bù wěn dìng)
3. 不安(bù ān)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