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伏安抚。《墨子·非命上》:“上无以供粢盛酒醴,祭祀上帝鬼神,下无以降绥天下贤可之士。” 孙诒让 间诂:“《尔雅·释詁》云:‘绥,安也。’”
降绥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拆分单字释义并结合典籍用例分析其含义:
一、单字释义
降(jiàng)
本义为从高处下行,引申为降临、降下,特指天或神明的降临。如《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1卷,第123页
绥(suí)
核心义为安抚、安定,如《尚书·盘庚》:"绥爰有众。" 另指登车时挽手的绳索,引申为安泰、平安。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482页
二、复合词“降绥”的语义
多用于描述天、神降临并赐予安宁。如《诗经·大雅·旱麓》:"岂弟君子,福禄攸降……福禄绥之。" 郑玄笺:"降,下也;绥,安也。"
来源:《毛诗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十六
在政治语境中,指招降并安抚归顺者。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绥爰九域,莫不率俾。" 裴松之注引"降绥"之策。
来源:《三国志集解》(古籍出版社)卷一
三、典籍用例
来源:十三经注疏本《尚书正义》
来源:《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
结论:"降绥"属文言雅词,需依语境解为:
①神明降临赐福(宗教祭祀场景);
②招抚归顺者使之安定(军政场景)。现代汉语已罕用,多见于先秦两汉文献。
引用文献来源:
注:古籍原文可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等权威数据库核验
“降绥”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jiàng suí,其含义及使用场景如下:
指通过武力或外交手段使叛逆者或敌对势力归顺、臣服,最终实现安定与平息。
字词构成
古典出处
最早见于《墨子·非命上》:“下无以降绥天下贤可之士。”意为统治者若失德,则无法安抚贤能之士()。
使用场景
多用于历史、政治或军事语境,描述对叛乱、敌对势力的平定过程。例如:“古代帝王通过降绥边疆部族巩固统治。”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墨子》原文或相关古籍注释。
鳌极鏊战枹蓟饱经忧患鄙愚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迟比串亲访友楚室从同摧藏刀钱蛁蟟敌衡顿毂耳聒子反闭复古高肓革面悛心荒顿黄门胡寿嘉材加冠节落救护车拘坼爵弁夸俏离析涣奔隆功名实不副凝凝旁格飘舞苤蓝穷桎起升却归却坐然已入对散汉山臯蓍艾瞤息束身受命酸懒太尉贪滥蹹婪佻佞贴鸡头天托志汙僻险囏仙井先士髇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