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滴漏的意思、滴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滴漏的解释

[clepsydra] 漏壶,古计时器之一

详细解释

即漏壶。 李準 《大年初一》三:“雪水像滴漏一样一滴一滴地顺着瓦檐向下滴着。”参见“ 漏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滴漏"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围绕液体流动与时间计量展开,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物理现象 指液体通过孔隙或容器缝隙逐渐渗出的过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液体一滴一滴地往下落"。该释义强调物质形态变化,常见于描写水流缓慢渗透的自然现象。

二、古代计时仪器 特指中国传统的"刻漏"装置,由多级受水壶组成,通过恒定滴水速度计量时间。汉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立表下漏"即为此类仪器,唐代贾公彦注《周礼》称"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这类仪器在宋代发展至顶峰,沈括《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燕肃莲花漏的结构原理。

三、文学象征意义 在诗词中常作为时间流逝的意象,如唐代李贺《乌夜啼》"滴滴玉漏曙",宋代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等作品,均以滴漏声响象征时光绵延。这种用法延续至现代文学创作,成为表现时间主题的经典隐喻。

四、现代引申用法 当代语境可引申为持续性物质转移现象,例如医学描述"创口渗液",工业领域指"管道缓慢泄漏"等。此用法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语体。

网络扩展解释

“滴漏”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各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主要含义:古代计时工具

  1. 定义
    滴漏(又称漏壶)是中国古代利用水滴流动计时的仪器,通过容器中水的匀速滴落来测量时间。其原理是上层容器注水后,水通过底部小孔流入下层容器,通过水位变化或刻度标记判断时间流逝。

  2. 结构与演变
    早期为单壶式,后发展为多级补偿式(如两级或三级漏壶),以提高精度。典型结构包括:

    • 受水壶:接收水滴并显示时间刻度;
    • 泄水壶:通过调节水流保持滴速稳定。
  3. 历史意义
    作为重要计时工具,滴漏在古代天文观测、历法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据记载,黄帝时期已有类似装置,后逐渐完善。

二、引申含义

  1. 时间流逝的象征
    成语中常以“滴漏”比喻时间一去不返,如“光阴如滴漏”。

  2. 文学意象
    用于描写缓慢、持续的场景,例如李準在《大年初一》中用“雪水像滴漏一样滴落”表现静谧氛围。

三、其他领域含义

四、相关公式(计时原理)

若忽略温度影响,滴漏时间计算可简化为: $$ t = frac{V}{k cdot A sqrt{2gH}} $$ 其中,$V$为总水量,$k$为流量系数,$A$为孔口面积,$H$为水位高度。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学及工具性解释,医学相关用法需谨慎采用。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阅《中国古代科技史》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度邦略秕谷禀堂不粒唱理超辽串亲戚储供翠黄打家截舍电驰豆腐涝顿纲振纪防托粉蝶儿风风世世改版孩抱咳咳河桥化生绘真简缩徼迎济贫疽肠絶阳开假刻画蜡表来思腊剂历史龙团砢确露情毛褐煤烟子弄童潘噎愆仪青唇倾飐寝嘿日曜日钑戟杉刺子生往神神鬼鬼石散时望顺笔桃塞同风往行危若朝露纹丝憸子赩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