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麂鹿的意思、麂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麂鹿的解释

即麂。《剪灯馀话·听经猿记》:“等闲不遣僧童扫,借与山中麂鹿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麂鹿是汉语中对小型鹿科动物“麂”的统称,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麂属。其名称由“鹿”类通名与特指符号“麂”构成,《说文解字》释“麂”为“大麋也,狗足,似鹿”[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现代汉语中特指体型较小、角短且分单叉的品种,如小麂、赤麂等。

该物种具有典型的鹿科特征:雄性具骨质角但无角鞘,四肢细长善跳跃,毛色多为棕褐或赤褐色。《中国动物志》记载其体长多在70-130厘米之间,体重约15-35公斤,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嫩叶、浆果为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文化意象方面,唐代诗人王维《戏赠张五弟諲》曾以“麋鹿乐深林”暗喻隐逸之趣,宋代《太平御览》将麂列为祥瑞动物。古籍《山海经》载有“亶爰之山多麂”的生物分布记录[书格网]。现代生物学分类中,麂属包含11个现存物种,其中黑麂为中国特有濒危物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网络扩展解释

“麂鹿”一词的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动物学定义

“麂鹿”通常指鹿科麂属的小型哺乳动物,学名读作jǐ lù(非“鹿”的读音lù)。其特点包括:

  1. 形态特征:体型较小(体长75-115厘米,体重16-25千克),腿细长且蹄狭尖,善于跳跃;雄麂有短角或獠牙状犬齿,毛色多为黄黑或棕色,皮柔软可制革。
  2. 生态习性:白天活动,主要栖息于山林,以植物为食,行动敏捷。
  3. 物种分布:中国有三种麂鹿——黑麂(濒危)、赤麂和小麂,其中黑麂被列为国际濒危动物。

二、成语或文学用法

在少数语境中,“麂鹿”被引申为成语,比喻人或事物行为轻盈敏捷、灵活机智。例如形容身手矫健或思维机敏的场景,但此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濒危保护或具体物种差异,可参考动物学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傍排薄奠奔豗避殿损膳鼈鱼惨覈持辩冲锋舟春秋装德庸滴笃独听番部方棱放遣奉币福堂干皋拱把寡鹄光赞估算蛤蟆镜核试验箭楼检照几般截拨藉端金钱豹酒醒眷望剧寇拘那夷块儿八毛狂矢雷音赁值芒达莽眇男同志内奄捻船辇重怒猊辟署愆负器什丧身失节桑羊沙麓盛大史遗通裙王倪完颜猥陋诬蔑乌丸希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