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匠班银的意思、匠班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匠班银的解释

清 代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职掌》“有匠户”原注:“原编丁册,各省皆有匠户轮班供役,嗣改为按户徵银解京代班,曰匠班银。后各省渐次摊入地丁徵收。”《清会典事例·户部·丁银摊征》:“ 康熙 四十一年覆准, 山东 匠班银归入地丁徵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匠班银”是一个具有历史制度背景的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时期的政策演变来理解:

一、基本定义

匠班银是明清时期针对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即工匠通过缴纳银两代替亲身服役的制度。这一制度最早见于明代,清代延续并调整。

二、历史背景与演变

  1. 明代起源

    •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政府允许轮班匠缴纳银钱代役,南匠每月九钱,北匠六钱。
    •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定为定制,班匠统一以银代役,每名每年纳银四钱五分。
  2. 清代调整

    • 清代将匠班银逐步摊入地丁银征收,如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山东率先实施。

三、制度特点

四、其他说明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工匠技艺精湛,成果丰硕”的比喻,但此用法缺乏历史依据,可能为误传。核心含义仍为赋税制度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政策细节,可参考《明会典》《清会典》等史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1.《匠班银》的意思

《匠班银》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文学、艺术、工艺品等方面的优秀之作。它表示精细工艺、高超技艺的作品。

2.拆分部首和笔画

《匠班银》这个词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

3.来源

《匠班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王守仁的《易传·九祥》一文中,原句为“木为匠班,巳为匠班银”,意为以木作为雕刻工艺、巳为金银锻造工艺。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出色的工艺品。

4.繁体

《匠班銀》(繁体字)

5.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古时的“匠班银”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的字形中,银的部分写作“金”,而不是现在的“钅”部。例如:匠班金。

6.例句

这幅字画的笔触细腻,色彩鲜艳,堪称匠班银之作。

7.组词

8.近义词

出神入化、精湛、高超、巧夺天工。

9.反义词

粗制滥造、拙劣、马虎、不堪一目。

别人正在浏览...

巴竭板烟鼻鼽不少草莱长统靴崇表抽奬徂颠电势點子东阳瘦体風采负伤汉鼎恒牙怀韫毁慕火树银花夹当,夹当儿交精积俭鯨猾精铁津渍鸡皮疙疸谲悍骏概旷荡枯硬垒舍凉堂联营鸣悲能手平地登云启闭倾国倾城铨定蘧庐绕组容接蹂若山岬生务渗透时帝失计石渠阁市租肆威私行坦然自若亭历听能头高头低五虐霞峯偕同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