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爱大众,对人无私心。无,本作“无”。《庄子·天道》:“中心物愷,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成玄英 疏:“忠诚之心愿物安乐,慈爱平等,兼济无私。” 汉 贾谊 《新书·一通》:“岂若定地势,使无可备之患,因行兼爱无私之道。”《汉书·公孙弘传》:“臣闻之……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
“兼爱无私”是一个出自先秦典籍的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强调以平等、无私的态度关爱所有人,不因个人关系或利益而偏袒。
最早见于《庄子·天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意为:内心真诚平和,博爱无私,这是仁义的实质。)汉代贾谊《新书》、班固《汉书》等文献也沿用此概念。
多用于描述:
该成语与墨家“兼爱”思想有本质区别:庄子所言侧重自然无私的心境,墨家则强调通过制度实现平等。
注:可通过沪江词典、国学大师等来源查看更多古籍例证。
《兼爱无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爱护他人,没有私心,不偏袒。兼爱指的是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是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利益;无私则意味着没有任何个人私利的考虑。
《兼爱无私》的部首是"爫",它位于右侧。这个成语一共12画。
《兼爱无私》一词最早出自《荀子·劝学》:“于人为己何患乎善不善也?爱人为己者,曷待于己而后爱人?故曰兼爱无私。”这是说人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广泛地关心他人,毫不考虑私利。
《兼爱无私》的繁体字是「兼愛無私」。
在古时,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关于《兼爱无私》一词,其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现代写法的意思和形状。
1. 他是一个兼爱无私的人,总是尽力帮助他人。
2. 这个组织的宗旨是兼爱无私,为社会公众提供帮助。
1. 兼容并蓄:指能够容纳并接受各种不同的事物。
2. 爱心:指对他人关爱的心情和行动。
3. 无私奉献:指在做某事时不图个人私利,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服务。
1. 兼容并包:与兼爱相近,指能够包容不同的观点、意见。
2. 公正无私:强调为人处事要正直公平,没有个人私利的考虑。
1. 自私自利:与兼爱相对,指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关心他人。
2. 偏心偏袒:与无私相对,指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有偏向性,不公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