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捣衣棒槌的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叩玫砧。” 北魏 温子昇 《捣衣》诗:“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香杵”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如下:
“香杵”(xiāng chǔ)主要指捣衣用的棒槌的美称。古代女子在捣制衣物时,常用香杵敲击砧板,这一场景常出现在诗词中,带有婉约的意象。
个别资料(如)提到“香杵”是道教中用于驱邪的法器,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香炉”“杵”等道教器物混淆。建议以主流文学解释为准。
多用于古诗词或仿古文学创作中,例如描写闺怨、秋思等主题时,常借“香杵”营造意境。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诗词中的用法,可参考《捣素赋》《捣衣》等原文。
“香杵”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汉字词语。下面将逐步介绍其含义、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香杵”是指用来捣碎或研磨香料的器具。它通常由一个长柄和一个杵头组成。
香杵的部首是“木”。它总共有6个笔画。
香杵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书中解释它是用来研磨香料的工具。可以看出,香杵在古代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杵的繁体字是“香杵”。
在古代,香杵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仍然保持了“香”和“杵”的形状。
1. 她轻轻地用香杵敲打着研磨缸里的香料。
2. 这个香杵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文物,非常珍贵。
1. 香炉
2. 杵臼
3. 研磨
香槌、香捣
香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