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杵的意思、香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杵的解释

捣衣棒槌的美称。 汉 班婕妤 《捣素赋》:“於是投香杵,叩玫砧。” 北魏 温子昇 《捣衣》诗:“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香杵”指代古代用于捣制香料或药材的器具,主体为木质或金属材质,形制细长,顶端常带圆头。该词由“香”(指香料、芳香物质)与“杵”(舂捣工具)组合而成,最早见于宋代《香谱》对制香工序的记载:“捣香必用香杵,取其匀细不泄气。”

二、词源发展与用途

  1. 工具属性:香杵多与香臼配套使用,属传统香道工具,用于将块状香料研磨为粉末,如《本草纲目》提及“龙脑、沉香等香,须以香杵捣筛方可入药”。
  2. 文化象征:佛教仪轨中,香杵被视为清净法器的象征。唐代《法苑珠林》载“香杵击磬,以通神佛”,体现其在宗教仪式中的特殊地位。

三、引申与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香杵”常借指秋夜捣衣声,如清代纳兰性德《菩萨蛮》词“香杵纹砧知近远,声声只衬秋魂怨”,此处通过捣衣杵与熏香的意象叠加,营造出闺怨氛围。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香杵”是一个具有古典文学色彩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香杵”(xiāng chǔ)主要指捣衣用的棒槌的美称。古代女子在捣制衣物时,常用香杵敲击砧板,这一场景常出现在诗词中,带有婉约的意象。

二、出处与文学引用

  1. 汉代班婕妤《捣素赋》:“於是投香杵,叩玫砧。”
  2. 北魏温子昇《捣衣》诗:“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这些诗句中,“香杵”与“纹砧”结合,既描绘了捣衣场景,又暗含了女子劳作时的孤寂情感。

三、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个别资料(如)提到“香杵”是道教中用于驱邪的法器,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香炉”“杵”等道教器物混淆。建议以主流文学解释为准。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诗词或仿古文学创作中,例如描写闺怨、秋思等主题时,常借“香杵”营造意境。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诗词中的用法,可参考《捣素赋》《捣衣》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百发百中宝船采莲曲迟徊斥盐丹魃胆慑擣锉镫王洞庭独啸负声干符坤珍干活稿案门洸洋观窥官用孤悄含纳鬨腾嫁殇井华井市寖假禁杀句栏老苏老咬虫两邻敛思劙囊柳麻子六闲龙阳鸣鸠鸣鸢排教牌示平地青云切勿箬帽弱渊三十六洞天山梁烧焰儿慎毖声带射速尸变顺圣紫顺绪逃躲听说听道外户帷幄僞物缃叶相属箫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