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非是我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唤做打参,大踏步直杀出虎窟龙潭。”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柳色浓,桃花谢,红稀緑暗。想才郎常好是做得严,跳出这虎窟龙潭。”亦作“ 虎穴龙潭 ”。《封神演义》第七十回:“ 子牙 后有 李靖 ,大怒,駡曰:‘你是何等匹夫,焉敢如此猖獗!’摇戟直衝向前,抵住 孔宣 的刀。二将又战在虎穴龙潭之中。”《水浒传》第四一回:“ 宋江 便道:‘小可不才,自小学吏……感谢众位豪杰,不避凶险,来虎穴龙潭,力救残生。’”
“虎窟龙潭”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如、5、6)。
《虎窟龙潭》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非常险恶的处境或地方。虎窟和龙潭分别代表危险和险恶,这个词意味着陷入到极其危险或险恶的环境或境地中。
《虎窟龙潭》由虍、穴、龙、氵、潭五个部首组成。
虍的笔画数为7,穴的笔画数为5,龙的笔画数为5,氵的笔画数为3,潭的笔画数也为15。
《虎窟龙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用以形容人们常常陷入到危险或险恶的境地中。
《虎窟龙潭》的繁体字为《虎窟龍潭》。
在古时候,虎的写法为虍,窟的写法为穀,龙的写法为龍,潭的写法为壜。
1. 他面临的困境就像是一个虎窟龙潭,难以逃脱。
2. 在这个案件中,她陷入了一个虎窟龙潭,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才能摆脱困境。
1. 虎狼之势
2. 龙飞凤舞
3. 神龙见首不见尾
陷阱、危险境地、逆境
安全地带、平静环境、顺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