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dealist school] 西方一种艺术流派
虽理想派之作。——蔡元培《图画》
按照作者的理想,通过主观想象和虚构以反映现实的文学创作流派。它有浪漫主义成分,但不等于浪漫主义。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说尚焉。” 张天翼 《欢迎会》:“我这剧本是理想派,也就是未来派。”
“理想派”是文学与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其核心含义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定义
理想派指通过主观想象和虚构来反映现实的创作流派,强调按照作者的理想塑造艺术形象。它属于西方艺术流派的一种,常与“写实派”形成对比(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出“理想”与“写实”二派之分)。
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该流派虽包含浪漫主义成分(如强调主观情感和理想化表达),但不等同于浪漫主义。例如蔡元培在《图画》中提到“虽理想派之作”,即指其艺术表现手法。
创作特点
主张通过“造境”而非单纯“写境”来表现现实,即通过虚构和艺术加工传递作者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也指出,理想派小说注重超越现实的理想化表达。
应用范围
主要存在于文学(如小说、诗歌)和艺术领域,例如张天翼的剧本《欢迎会》自称“理想派”,并认为其接近未来派风格。
理想派强调以主观理想重构现实,介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艺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作品案例,可参考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文献原文。
理想派是一个词汇,用于形容那些追求自己理想、追寻*********的人或团体。这些人或团体通常具有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的愿望。
理想派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理 (lǐ),意味着理念、思想;派 (pài),意味着团体、群体。
它是一个四笔画的汉字,分别由“王”、“丨”、“土”、“一”这四个笔画构成。
理想派一词最早起源于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特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群追求新艺术追求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后来这个词被引入到汉语中,并扩展了其涵义。
在繁体字中,理想派被写作「理想派」,其中「理」和「派」的形状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理想派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在字形上可能有细微的差异。
1. 他是一个理想派,总是追求心中的完美。
2. 这个社团是一个理想派组织,旨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正。
1. 理想主义:指追求理想、追求*********的思想和行为。
2. 理想化:指对事物抱有非常理想的看法和期望。
3. 理想状况:指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状态或境地。
1. 理想家:指具有理想主义思想的人。
2. 理想追求者:指专注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的人。
现实派:与理想派相对,指注重现实、实际的人或团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