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身报国的意思、杀身报国的详细解释
杀身报国的解释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词语分解
- 杀身的解释 舍生;丧生。《墨子·兼爱中》:“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史记·楚世家》:“杀生以明君,臣之愿也。” 唐 卢纶 《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岂言沉族重,但觉杀生轻。”
- 报国的解释 为国家竭诚效力精忠报国详细解释为国家效力尽忠。 汉 马融 《忠经·报国》:“为人臣者官於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忠也哉!”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网络扩展解释
“杀身报国”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拼音与注音
- 拼音:shā shēn bào guó
- 注音:ㄕㄚ ㄕㄣ ㄅㄠˋ ㄍㄨㄛˊ
释义
指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强调对国家的绝对忠诚与奉献精神。其同义词为“杀身救国”。
出处与示例
- 典籍来源:
最早出自唐代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 文学用例:
元代曾瑞《哨遍·羊诉冤》:“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
用法与特点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用于描述人的忠烈行为。
-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多用于褒扬忠义之士。
- 结构:偏正式成语,强调“牺牲生命”与“报效国家”的因果关系。
近义词
现代应用
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中,描述古代忠臣义士的精神,也可引申为对家国情怀的赞美。例如:“英雄们杀身报国的气节,至今仍被传颂。”
如需更深入的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杀身报国
《杀身报国》是指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甚至牺牲自己的行为。这个词的意思是主动以生命来换取国家的利益和荣誉。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杀:木头部(木) + 手部(力)
- 身:身部(身)
- 报:钅部(金) + 報部(幸)
- 国:口部(口) + 囗部(囗)
来源:
《杀身报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被记录在南朝宋时期的《宋书·袁宏传》中。袁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自愿牺牲,被称为「杀身报国」。
繁体:
「殺身報國」
古时候汉字写法:
「殺身報國」
例句:
1.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杀身报国,成为国家的英雄。
2. 在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以杀身报国的精神,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组词:
1. 报国:为国家尽忠,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2. 杀敌:用武力消灭敌人。
近义词:
献身国家、舍己为国
反义词:
自私自利、背叛国家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