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别山的意思、大别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别山的解释

[Dabie Mountains] 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为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主峰1729米。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

详细解释

在 豫 、 鄂 、 皖 三省边境,西接 桐柏山 ,东延为 霍山 。 长江 和 淮河 的分水岭。海拔一千米左右,主峰 天堂寨 在 湖北省 罗田县 东北,高1729米。富林、矿资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别山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和历史文化名山,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地理特征

  1. 位置与范围
    横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西北-东南走向,西接桐柏山,东延霍山,全长约380公里,平均海拔500-800米,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安徽省霍山县),次主峰天堂寨1729米(湖北省罗田县)。

  2. 自然分界作用
    作为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山南水系汇入长江,山北水系注入淮河,形成了南北气候差异。地质构造上属秦岭褶皱带延伸,山体被断层分割成菱形断块,东南侧有陡峭断层崖。

二、名称由来

  1. 历史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汉代司马迁记录汉武帝登临后感叹南北景观差异,称“此山大别于他山”。

  2. 民间传说
    包括三种主流说法:

    • 李白命名说:相传李白登主峰见南北景色迥异(南麓山花烂漫,北麓白雪皑皑)而得名;
    • 地缘分隔说:因分隔吴楚两地,南北气候、文化差异显著;
    • 神话起源说:传说此山撑开天地,使万物有别。

三、经济与生态

四、历史与战略地位

  1. 古代军事要地
    西周时期为古皖国封地,汉代起因控扼长江咽喉成兵家必争之所。

  2. 近现代革命根据地
    1920年代起成为鄂豫皖苏区核心,孕育红四方面军;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被誉为“从胜利走向胜利之地”。

五、文化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事件或景点信息,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旅游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别山这个词指的是位于中国湖北、河南、安徽交界处的一座山脉,得名于它与其他山脉相隔较远,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独立山脉。下面给出关于大别山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大别山的拆分部首是大(部首:大,笔画:3)和山(部首:山,笔画:3)。 来源: 大别山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大别山被誉为革命圣地,因为它曾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地区,有着辉煌的革命历史。 繁体: 《大别山》这个词的繁体字为《大別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大别山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不过现代汉字书写中通常使用"大别山"这种写法。 例句: 1. 他们前往大别山开展了一次伟大的革命斗争。 2. 我们奋勇向前,向着大别山进发。 组词: 大别山的组词包括大别山脉、大别山区等。 近义词: 大别山的近义词包括大别山系、巨烈山等。 反义词: 大别山的反义词没有明确的对立词。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爱人利物百孔千创白豕本底藏埋称帝称王典总蝶期邸阁恩重泰山二部制额首称庆愤世服珥腐胁疾干裕豪俊衡服宏辞厚土花罽鹘臭毁讪减笔鮆力金窠銡钳恳恳劳动对象领军凌澌流冗镂金错彩落漠茂异末上幕竿男邦闹闹穣穣逆施倒行炮火连天丕然铺迭前襟后裾千日饮啓烦青梅竹马娶亲上弟射官沈汩熟漆死生荣辱思忆脱败委藏温文尔雅呜悒小父霞缛云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