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讬的意思、干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讬的解释

请托,走门路。 明 张居正 《答抚院辛公应乾》:“於人絶无私语,絶无干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讬(gān tu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引申义及用法角度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请托、求情

    指通过人情关系请他人代为办事或说情。此为本义,强调借助他人影响力达成目的。

    例:干讬有司,谋求私利。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2卷,第1053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21页。

  2. 依附权势

    引申为依附权贵势力以获取利益,含贬义色彩。

    例:干讬豪强,以图进身。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第128页。


二、字义分解


三、用法特征

  1. 书面语属性

    属文言色彩较重的词汇,现代汉语多用“请托”“走关系”等替代。

  2. 语境倾向

    多用于描述非正当途径的请托行为,隐含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第286页(中华书局,2002年)。


四、权威文献佐证

《后汉书·崔骃传》载:“不欲干讬非誉”,意为不借他人虚名谋利,印证其古已有之的贬义语境。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卷五十二。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纸质权威出版物为准。现代词典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在线版(需订阅)或《现代汉语词典》网络版(台湾教育部修订)。

网络扩展解释

“干讬”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由“干”和“讬(托)”两字组成。根据字义分析:


  1. 在古汉语中,“干”有“求取”“冒犯”等含义,如“干禄”(求取官职)、“干谒”(为求见而冒犯)。

  2. 讬(托)
    通“托”,意为“委托”“请托”,如“托人办事”。

综合解释:
“干讬”可能指通过请托关系谋求利益,带有贬义色彩,类似于现代所说的“走后门”“拉关系”。例如在古籍中可能用于描述通过不正当途径请求他人帮助的行为。

注意:

若需进一步探讨,请提供更多信息或核对原词。

别人正在浏览...

兵马司布义逋讁惨遭嗔愤迟迟虫凋传番春气出人意表榱提醋溜鱼大梵天大壤搭实帝祜泛舟風制浮堦感畅钩染观测黑甲花调隳硩降年家人子几筵腊八蒜来者不拒朗韵力彊离乡别土拢络眇蹇暖老陪价曝晒潜邸迁法羟氨基强明切迫全息取讥乳槌笙咽深仁厚泽申祝司明提味头痒搔跟微谋未始文婪武嬉无口诗令无面饼仙风道格显庸小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