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述的意思、曲述的详细解释
曲述的解释
详细论述。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至於 墨子 之论,不能非也,但其张刑网,开涂径,浹人事,备王道,不能曲述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类聚有贯,故不曲述。”
词语分解
- 曲的解释 曲 (⑥麯) ū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曲笔(a.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b.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
- 述的解释 述 ù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 修纂:著述。 循,顺行:“报我不述”。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曲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详细、曲折地陈述或叙述。它通常带有委婉、详尽、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或说明某事的意味。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的详细解释:
一、 核心释义
- 详细陈述,详尽叙述: 指对事情、观点或过程进行细致、周全的说明和描述,不遗漏细节。
- 委婉表达,曲折说明: 指不直接点明主旨,而是采用迂回、含蓄、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意思或讲述事情。这层含义强调了表达方式的非直接性。
二、 语义特征分析
- 详尽性: “曲述”强调叙述内容的丰富和细致,力求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
- 曲折性: “曲”字点明了叙述方式的非直线性。这可能体现在:
- 表达委婉: 出于礼貌、避讳或策略,不直白说出,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
- 情节复杂: 所述事件本身情节曲折,叙述时自然需要跟随其复杂性展开。
- 逻辑递进: 叙述时层层深入,逐步展开,而非一语道破。
- 叙述性: “述”字明确了其核心行为是讲述、陈述,区别于简单的说明或议论。
三、 现代使用与语境
- “曲述”在现代汉语中不是一个非常高频的常用词,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对语言表达有特定要求的语境中。
- 它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的叙事方式(如小说、散文中曲折的情节叙述)、历史记载的详实笔法,或在需要委婉表达意见、说明复杂情况的正式场合。
- 其使用往往带有一定的书面语色彩和文学性。
四、 权威词典参考释义
- 《汉语大词典》: 对“曲述”的解释侧重于“详细述说”。例如,在解释相关词条或引用古籍时,会体现其详尽叙述的含义。 (来源: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 《古代汉语词典》: 在解释“曲”的引申义(如曲折、周到)和“述”的本义(遵循、陈述)时,可为理解“曲述”的合成义(曲折详尽地陈述)提供依据。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 《现代汉语词典》: 虽然可能未直接收录“曲述”词条,但其对“曲”的释义(如“弯曲;使弯曲”、“不公正,不合理”、“委婉”)和“述”的释义(“陈述;叙述”)共同支撑了“曲述”的含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最新版)
五、 总结
“曲述”意指详尽而曲折地陈述或叙述。它既强调内容的细致周全,也暗示表达方式的委婉或非直接性。该词在现代虽不常用,但在描述复杂叙事、委婉表达或要求详实记录的语境中仍有其价值,体现了汉语表达的丰富层次。
关于引用链接的说明:
由于“曲述”并非极其热门的词汇,直接、权威且公开可在线访问的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对其的独立词条解释或详细释义页面难以直接获取链接。以上引用的词典均为公认的权威纸质出版物。网络资源(如汉典网等)有时会聚合或引用这些权威词典的内容,但其本身并非原始出处。因此,此处仅标注权威词典名称及出版社信息作为来源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曲述”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来源进行解析,主要存在两种解释方向:
1. 现代语境下的含义(贬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曲述”指故意歪曲事实或观点真实含义的陈述方式,常用于欺骗或误导他人。例如在辩论或新闻报道中,通过选择性呈现信息、断章取义等手段达到特定目的。
2. 古代文献中的含义(中性)
晋代葛洪《抱朴子·省烦》和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出现的“曲述”,意为详细论述或深入阐释,强调对事物进行周密完整的说明。如刘勰所言“类聚有贯,故不曲述”,指分类归纳后无需再赘述细节。
使用注意
- 现代使用多取第一种贬义,需注意语境中的情感色彩
- 阅读古籍时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 与“曲笔”(史官隐晦笔法)存在关联但不等同
建议在具体应用中根据文本年代和语境选择合适释义,避免古今词义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世之利扳罾法悲吟避面尹邢蔀家颤笃速乘旦诚慊充箱愁肠殢酒棰顿杜仪防人佛狸祠歌舞伎公厨构辞果证黄牛三峡话说话雨扈行谏词积精谨修科指噜哩噜苏卖侮毛蓝佞说旁救犏牛嫖姚贫交铅垂线千斤潜目弃笔凄炯清圣倾危碁人旗亭软饭如醉如痴三家村沈思翰藻手力资送宣鞺鞳滩羊天不作美条写脱免慰诱误打误撞侮文宪访咸风蛋雨斜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