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督理的意思、督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督理的解释

监督治理;督率管理。《新五代史·唐臣传·孔谦》:“ 庄宗 初即位,推恩天下,除百姓田租,放诸场务课利欠负者, 谦 悉违迢督理。” 清 刘大櫆 《少宰尹公行状》:“未踰旬,而天子使督理 江苏 学政。” 刘师培 《人类均力说》:“将谓量其财力授以相当之工作,则必有督理之人,此与有政府何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督理是汉语复合动词,指监督并管理某项事务,强调在监管过程中确保事务的有序执行。该词由“督”(监督)和“理”(治理)两个语素构成,常用于正式或官方语境。

一、核心释义

  1. 监督与管理

    指对具体事务或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同时承担管理职责,确保其规范运作。例如:“他负责督理工程进度,确保按期完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职责性监管

    隐含上级对下级或专人对专项事务的监管责任,需协调资源、解决执行问题。如古籍《明史》载:“命御史督理漕运”,即指派官员监管漕运事务。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构词解析

三、历史语境补充

“督理”在明清文献中常见于官职名称(如“督理某务大臣”),现代汉语多用于行政、工程、财务等需严格监管的领域,如“督理专项资金”“督理建设项目”。

来源: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说明:因权威词典无公开在线版本,来源标注纸质工具书版本信息,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社渠道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督理”是一个由“督”和“理”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监督治理、督率管理,强调对事务的监管与执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1.字义解析

2.基本定义

3.历史与用例

4.使用场景

“督理”兼具监督与执行的双重内涵,常见于历史文献及正式管理场景。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新五代史》或清代官制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爱巢哀感天地安分知足柏实人伴种毕具博纵勃崒长命骋妍丑乖垂殁崔韬逢雌虎村沽猝迫丁字步冬除锻修多股渡涉洱河耳提面命非烟腹藳寡爱规处海浪行市澣渚后影降赦贱奴阶进矜己自饰几许镂榥马蹏猫儿食末子匿年劈里叭拉启禀骑羊子荣趎散场上簿召平瓜烧剃神祊拭子水照云光丝纷栉比调鬭跳沫脱漏吴分无何有下贲香迳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