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脊令的意思、脊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脊令的解释

亦作“ 脊鴒 ”。即鹡鸰。水鸟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毛 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郑玄 笺:“雝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鴈不成行。”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悽惻。”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鴒咨。”参见“ 鶺鴒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脊令"是汉语古典文献中记载的鸟类名称,现多作"鹡鸰",属雀形目鹡鸰科动物。该词具备三层核心释义:

一、基本词义 "脊令"读作jǐ líng,是名词性合成词,特指《诗经》记载的鸣禽。《汉语大词典》指出其"尾部常上下摆动,栖息时尾部不断颤动,遇惊则鸣"的生物特性。

二、文化释义

  1. 手足情谊象征 《诗经·小雅·常棣》记载:"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以脊令鸟群居互助的特性,比喻兄弟间相互扶持的伦理关系。汉代郑玄《毛诗笺》注:"水鸟,今在原,失其常处,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

  2. 孝道文化载体 宋代《埤雅·释鸟》记载:"鹡鸰,雍渠也。飞则鸣,行则摇,有急难之意。故《诗》以况兄弟急难,又曰‘载飞载鸣’,言行之急也",揭示其蕴含的孝悌文化内涵。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列为"鹡鸰"的异体字,标注为书面语用词。在生物学分类中,包含白鹡鸰、黄鹡鸰等6个亚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2. 《毛诗正义》中华书局,2012
  3. 《埤雅》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
  4.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科学出版社,2021

网络扩展解释

“脊令”是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字面指代 “脊令”即鹡鸰,是一种水鸟名。其特点为飞行时鸣叫、行走时尾部摇动(《诗经》毛传描述),常栖息于近水区域。

二、文学象征 源自《诗经·小雅·常棣》的“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以鹡鸰失所比喻兄弟在困境中相互扶持,成为“兄弟友爱”的经典意象。后世文学中常沿用此意,例如:

争议点补充 传统注解认为鹡鸰是水鸟,“在原”暗示其身处异常环境以喻急难,但现代学者指出鹡鸰实际多在近水陆地活动,所谓“异常”可能是文学夸张手法。

(注:如需了解具体诗句或典籍原文,可参考《诗经》《黄庭坚集》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暴节竹变弃布帛才局昌富抽刀断水出上雌声倒包刀豆道训得马生灾等盘儿得其所哉點素雕饰东东西西夫桡鬼雨喉炎花丛黄茧糖浑实娇媄焦神井泉近交远攻尽头路韭葅基跱卷绶沮毁俊名袀壹鞫引跨所枯木死灰兰检老大哥连贯灵阶六虚履约满愿妙气能能拈香泮林革音栖寻七真堂人取我与容说散估瘆人十谒朱门九不开抬揲瓦殶五王纤懦小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