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酒的意思、黄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酒的解释

[Shaoxingwine] 含酒精量较低的米酒,颜色发黄,故名

详细解释

用黄米、大米、糯米等酿造的酒。色黄,含酒精量较低。以 浙江 绍兴 所产最为著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杂记》:“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酒保持黄酒一大角,下生葱蒜两盘,即团坐而饮。”《红楼梦》第三八回:“﹝ 黛玉 ﹞便斟了半盏,看时,却是黄酒。” 鲁迅 《呐喊·明天》:“ 红鼻子 老拱 手里擎了一碗黄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黄酒(huángjiǔ)是以稻米、黍米等为主要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陈贮等工艺酿制的发酵酒。其名称源于酒液呈黄色或琥珀色,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汉语大词典》定义为:"用糯米、黍等酿成的酒,色黄,故名。"


二、文化历史渊源

黄酒起源于中国,距今约3000年,古称"醴""酎"。汉代《说文解字》载:"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黄酒在古代礼仪与医药中地位显著。明代《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被列为药引。


三、工艺与分类特征

  1. 酿造工艺

    采用麦曲糖化发酵法,以酒曲中的微生物分解淀粉为糖分,再转化为酒精。核心步骤包括"淋饭""摊饭""压榨""煎酒",需陈酿1-3年。

  2. 主要品类
    • 绍兴酒:代表品类,含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四大类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山东即墨老酒:黍米酿造,焦香突出;
    • 福建红曲酒:以红曲霉发酵,色泽深红。

四、文化符号与现代价值

黄酒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关联"温酒""祭祀""节令习俗" 等传统场景。2019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低度、富氨基酸的特点契合健康饮食趋势,国际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部》. 明代刻本.
  3. 国家知识产权局.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绍兴酒). 2000年.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传统技艺名录. 文化和旅游部.

网络扩展解释

黄酒是中国传统酿造酒类,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工艺,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历史
黄酒以大米、黍米、糯米等谷物为原料,经酒曲糖化发酵酿成,酒精含量通常为14%-20%,因色泽橙黄得名。它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列),起源于中国商周时期,采用独特的“酒曲复式发酵法”,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2. 原料与分类

3. 营养价值与功效
黄酒含21种氨基酸、锌元素及功能性低聚糖,可促进消化、改善血液循环。传统中医将其作为药引,但需适量饮用(建议单次不超过八两),避免过量引发不适。

4. 饮用与文化
饮用时多加热以激发香气,常见于节庆或养生场景。绍兴黄酒因水质和工艺优势最负盛名。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品牌或酿造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4、7)。

别人正在浏览...

安劝拔钉子半劳动力笔管伯赵氏猜谜儿村妇代官戴头而来队列耳卜飞潜耿灼鼓腹击壤龟箓古趣顾问河运轰赶皇华使扈楼惑志建安七子豇豆解匠就第狙伏峻崿克陷老骥嘶风临渊羡鱼礼数柳罐流落隆满録音机庙见鸣条绮季绮栊清署晴天情味棋盘期验屈柔杀价赡赈失留疎剌书橱耸善苏拉俗人痛念头昏顽猾飨奠乡籍小妈西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