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防的意思、诫防的详细解释
诫防的解释
警戒防备。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此条中多説上落及宣漏诸事,全是欲严相诫防,恐脱言説,便致谴黜。”
词语分解
- 诫的解释 诫 (誡) è 警告,劝人警惕:告诫。 文告。 文体名:诫敕。 笔画数:; 部首:讠; 笔顺编号:
- 防的解释 防 á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
专业解析
"诫防"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诫"和"防"两个语素构成,主要表示告诫并预防(错误、过失或危险)的意思。它强调通过事先的警告和提醒来达到防范的目的。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著作的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
- 诫:本义是警告、劝告,使人警惕而不犯错误或过失。例如《说文解字》释“诫”为“敕也”,有告诫、命令使之警醒之意。
- 防:本义指堤坝,引申为防止、防备、戒备,预先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 合成义:“诫防”结合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指通过言语或行动上的告诫,使人提高警惕,预先防备可能出现的错误、过失、祸患或危险。它侧重于事前的警示和预防措施的建立。
-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较为正式或书面的语境。
-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错误行为(如渎职、腐败)、潜在的危险(如安全隐患、欺诈风险)或不良后果。
- 强调主动性,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发出警告并采取预防措施。
- 例如:“上级部门诫防下属官员不得徇私舞弊。” (意为:上级部门告诫并预防下属官员发生徇私舞弊的行为)。
-
与现代常用词的区别:
- 与单纯的“告诫”相比,“诫防”更强调“告诫”之后的“预防”目的和效果。
- 与“防止”、“预防”相比,“诫防”更突出了通过“告诫”这一手段来实现“防”的目的。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作为最权威的大型汉语语文词典之一,《汉语大词典》对“诫防”有收录和解释,明确其“告诫防备”的核心含义。来源: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 《古代汉语词典》:该词典专注于古代汉语词汇,对“诫”和“防”的单独释义及古汉语中的复合词使用有详细说明,为理解“诫防”的构词和本义提供了依据。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 王念孙《广雅疏证》:清代训诂学经典著作,虽非直接解释“诫防”,但对“诫”和“防”的语源、古义及其在复合词中的关联有深入考证,是理解该词深层含义的重要学术支撑。来源:[清]王念孙. 广雅疏证. 中华书局影印本。(原始文献可参考权威出版社版本)
- 现代语言学分析: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表明,“诫防”属于同义复用或近义联合的复合词构词方式,“诫”与“防”在“警示、防备”的意义上相近,组合后起到强调和明确具体行为(即通过告诫来预防)的作用。来源: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增订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网络扩展解释
“诫防”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诫防”指通过警告或提醒来防范潜在危险或错误,强调在事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风险发生。该词由“诫”(警告、劝告)和“防”(防备、预防)组合而成,结构上体现“警示+防范”的双重含义。
二、历史渊源与用法
- 起源:最初用于朋友间相互提醒,后扩展为普遍性的警示用语。例如南朝梁代陶弘景《冥通记》中记载:“严相诫防,恐脱言説,便致谴黜”,指通过严格提醒来防止失言受罚。
- 语境: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常见于强调风险预防的表述,如“诫防假冒”“诫防疏漏”等。
三、现代应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以近义词(如“警惕”“防范”)替代,但在特定语境下仍可体现古典韵味。例如:“管理者需诫防数据泄露风险,提前制定预案。”
补充说明:
- 发音:jiè fáng(ㄐㄧㄝˋ ㄈㄤˊ)。
- 权威性参考:综合《汉语辞海》《冥通记》等文献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蓝棒棒鸡颁锡宝府悲观失望便做逼汗草不期而然不秀气采绘褫魂床栏炊子俶载带厉大客大礼堂端箭独茧缕房行返悔负版绔高啄戈鈇躬蹈宫媛狗仔子关鼻鼓吹部捍隔寒恋重衾歡奋画一法椒酒借券敬事不暇寄声鸡舌香克清绿营兵面面相睹密近七零八碎全称判断趣寄屈膝三条椽下深圳特区市心收盘授梓私听苏麻逃顿铁懒听微决疑玩意宪典戏馆袭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