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荒旱的意思、荒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荒旱的解释

[drought and famine] 气候干旱,土地荒疏

连年荒旱,民有菜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荒旱是一个汉语复合词,指因长期干旱导致土地无法耕种的自然灾害现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该词由"荒"与"旱"两个语素构成:

  1. "荒"本义指田地无人耕种而杂草丛生,《说文解字》释为"芜也",后引申为农作物歉收的状态;
  2. "旱"在《康熙字典》中被解释为"久不雨也",特指降水不足的气候异常现象。

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宋史·五行志》记载"大中祥符九年,京西、陕西荒旱"的灾情记录。清代《清史稿·灾异志》中"直隶、山东荒旱,赤地千里"的记载,印证了该词在历史文献中的灾害描述功能。

在近现代汉语中,"荒旱"常与"蝗灾""饥馑"等词构成灾害语义场,如1936年《申报》报道"晋北荒旱连年,饿殍载道"。现代气象学将其归入"气象灾害"范畴,与"洪涝"形成自然灾害的对立概念。

相关词汇包括"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荒歉"(农作物歉收)等。据《中国灾害志》统计,1900-1949年间全国共发生重大荒旱灾害37次,平均每1.3年发生一次,印证了该词在灾害史研究中的高频使用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荒旱”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因长期干旱导致土地荒芜、农作物歉收的自然灾害。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荒旱”由“荒”(土地荒芜)和“旱”(干旱)组成,指气候干旱致使土地无法耕种,引发饥荒等社会问题。例如:

连年荒旱,民有菜色。

二、字义拆解

  1. 荒:土地未经开垦或失去耕作能力,如“荒地”“荒废”。
  2. 旱:长时间缺乏降水,如“旱灾”“抗旱”。

三、经典用例

四、相关气象知识

干旱是荒旱的核心诱因,表现为:

  1. 降水长期不足,导致土壤缺水;
  2. 水利设施薄弱,加剧水资源短缺;
  3. 生态破坏(如植被减少)加重干旱影响。

五、社会影响

荒旱常引发粮食危机、人口流徙等问题。例如“洛阳桥合龙时,闽南连年荒旱,瘟疫流行”。


提示:若需了解现代干旱的监测与应对措施,可参考中国气象局官网。

别人正在浏览...

爱省阿罗汉果按视白客稗粝摆脱帮工冰消雪释鲿科承望陈死人待敌等郎媳端士伐木方絮封狶感叹号高翔远引公讨弓腰人冠代光音寒鼈湖目湖沼椒目解释矜功剧豕慨然应允丽蕚露车履端缕缕行行蛮手蛮脚猛可里鸟阵暖鞋骈立谱谍普屯青毫却立羣髡上着少才沈李浮瓜失败为成功之母尸啓失手太弟谈诉天时不如地利不如人和听唤头鬓头营屠宰鲜少狎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