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死人的意思、陈死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死人的解释

指死亡已久的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鲁迅 《<野草>题辞》:“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或盲目固执一民族的文化性,不善融洽适应,自疲其个性,为陈死人的旧时代而牺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死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死亡时间久远之人,常承载着对生死哲学的思考。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描绘了墓冢中久故亡者的寂寥景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一)。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

  1. 构词法:复合词结构,"陈"取"陈旧、久远"义项(《汉语大词典》第11卷,1993年版),"死人"为偏正结构名词,共同构成时间状态的限定性表达
  2. 语义演变:魏晋时期逐渐脱离具体墓葬语境,在《搜神记》等志怪文学中衍生出"历史见证者"的象征义,如干宝所述"陈死人能言阴阳事"(中华书局,1979年校注本)

现代汉语研究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商务印书馆,2014)特别指出该词的双重属性:既保留字面"久故之尸"的本义,又在文学修辞中发展为时空隔阂的隐喻符号。近年出土的尹湾汉简中"陈死人之籍"的行政文书记载,则为该词的现实使用提供了实物佐证(连云港市博物馆,1997年整理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陈死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文学引用

3.结构与注音

4.现代用法

“陈死人”通过简洁的词汇组合,既指代逝者,也被引申为对陈旧事物的隐喻。其文学性较强,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深层含义。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古诗十九首》及相关现代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白璧青蝇白干白纻辞半生报警辨日鬓组儳乱车辕赤目敕书道宫道契典干吊桥都座多学科耳珰方正字犯冒凤叶风制海涵地负函义浩涛宏恺花蔕见成戒节接战荆公景遇津市窘色决局决胜庙堂珂声苛小可又来练朱六祝螺冈茂豫末弁末秋澎濞毗岚聘贡敲丝清况三段碑筛除沈括伸手书生气十足剃发令无骏嚣繁斜风细雨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