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池的意思、黄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池的解释

(1).积水的池塘。 汉 枚乘 《七发》之四:“輦道邪交,黄池紆曲。”

(2).地名。 春秋 时地名。在今 河南 封丘 西南。当 济水 和 黄沟 交会处。 春秋 初为 卫 地,后属 宋 。《左传·哀公十三年》:“夏,公会 单平公 、 晋定公 、 吴 夫差 于 黄池 。” 清 王士禛 《姑苏怀古》诗之一:“争长 黄池 未济师,餘皇舟已徙 熊夷 。”

(3).地名。镇名。在今 安徽 当涂 东南。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借问几时还,春风入 黄池 。” 王琦 注:“ 胡三省 《通鑑註》: 宣州 当涂县 有 黄池镇 。《一统志》: 黄池河 ,在 太平府 城南六十里,东接 固城河 ,西接 芜湖县河 ,入 大江 ,南至 黄池镇 ,北至 宣城县 界。《江南通志》: 黄池河 ,在 池州 当涂县 南七十里, 寧国府 城北一百二十里。一名 玉溪 ,郡东南之水,皆聚此出 大江 。河心分界,南属 宣城 ,北属 当涂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池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地理与典籍文献综合考辨,以下为权威性解析:

一、古代会盟地名

黄池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为诸侯会盟之地。《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此处黄池位于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是吴王夫差与中原诸侯争霸的重要会盟场所。该地名承载了春秋时期政治军事活动的历史记忆。

二、水域地理名称

  1. 指代人工水池,如南京古黄池。《景定建康志》载:“吴时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沟……其西有黄池”,此处黄池为六朝时期建康城(今南京)水利系统组成部分。
  2. 作为河流名称,黄池河发源于安徽省当涂县,经芜湖注入长江,明清方志中多有其水文记载。

三、行政区划名称

清代始置黄池镇,属安徽太平府,《清史稿·地理志》详述其辖境“东至宣城,西达芜湖”,成为长江沿岸重要商贸集镇。今安徽省马鞍山市仍保留黄池镇建制。

四、文化衍生词义

在《汉语大词典》中,黄池被引申为“重要仪典场所”,如明代王世贞《弇州四部稿》用“黄池之会”喻指重大事件的核心舞台。该词义体现了语言演变中地理名词向文化符号转化的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黄池”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解释:

1.自然地理含义

指积水的池塘。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枚乘的《七发》中“黄池紆曲”,形容池水蜿蜒曲折的状态。


2.历史地名

(1)春秋时期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
此处是历史上著名的诸侯会盟地。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与晋定公、鲁哀公等在此会盟,史称“黄池之会”,标志着吴国争霸中原的顶峰。
(2)镇名(今安徽当涂东南)
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中提及“春风入黄池”,即指此镇。


3.其他相关用法


“黄池”的核心含义集中在自然地貌和地名两类,其中历史地名涉及春秋争霸事件,具有重要史学价值。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地点的沿革,可参考《左传》《水经注》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把都儿悖狂犇呼不改其乐布韦层宙昌歜赪面成速絺章绘句春雷道尽涂殚点触东厸对掌风度翩翩高高手功率计黄绢碑话眼胡嘲鹘臭呼拉圈江潮酱蒙井泉井肆窟窿桥灵卉六容龙绡马星马蛭妙语连珠明黠靡葬佩觹漂凉带刺辟命窍窦清格青稞麦穷鼠齧貍趋走热心石南瘦精精殊珍松梯粟粒天与人归笤箒铜墨通谕通渊无尽藏贤长贤级宪役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