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绢碑的意思、黄绢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绢碑的解释

《曹娥碑》。 明 徐渭 《女状元》第四出:“看他年朱栏字蘚,黄绢碑阴,定赏杀中郎 蔡 。”参见“ 黄绢幼妇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黄绢碑”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典故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一则著名的字谜故事相关,常用来赞誉文辞的精妙绝伦。以下从词典释义角度详细阐释:

一、本义与出处

“黄绢碑”特指东汉时期为孝女曹娥所立的碑石(即曹娥碑)。其典故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

此处“黄绢”实为蔡邕(一说无名氏)在碑阴题写的隐语首二字,后世遂以“黄绢碑”代指曹娥碑及其典故。

二、典故解析

  1. 字谜构成

    • 黄绢:色丝合为“绝”字(纟+色)
    • 幼妇:少女合为“妙”字(女+少)
    • 外孙:女子合为“好”字(女+子)
    • 齑臼:受辛合为“辞”(辤,古“辞”字)

      四词连读即“绝妙好辞”,成为汉语史上最著名的文辞赞语之一。

  2. 文化象征

    该碑因蔡邕题字、曹操杨修解谜的传说,成为文学品鉴的象征性符号,喻指含蓄深邃、精妙非凡的文字表达。

三、词义演变

在汉语发展中,“黄绢碑”衍生出两层含义:

  1. 实指曹娥碑本体

    如清代朱彝尊《曝书亭集》:“会稽曹娥江,犹存黄绢碑。”

  2. 虚指绝妙文辞的代称

    如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评诗文:“字字珠玑,真黄绢碑中语也。”

四、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黄绢碑”主要用于:

学术注:曹娥碑原石已佚,现存碑文多为后世摹刻。其典故真实性虽有争议(如曹操未曾至会稽),但作为文化符号影响深远,历代文人如苏轼、王安石均有题咏。

网络扩展解释

“黄绢碑”是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黄绢碑指东汉时期为孝女曹娥所立的《曹娥碑》。该碑以表彰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后成为文学典故中的常见意象。

2. 名称由来
“黄绢”与《曹娥碑》的隐语相关。据“黄绢幼妇”典故(拆字谜,黄绢为“色丝”合为“绝”字),暗指碑文文辞精妙绝伦。后世常以“黄绢碑”代称此碑,赞其文学价值。

3. 文学引用
唐代权德舆《哭刘四尚书》中“黄绢碑文在,青松隧路新”,宋代周麟之“笔下妙绝黄绢碑”等诗句,均借该典故表达对碑文或人物的赞誉。

4. 其他信息

若需进一步了解《曹娥碑》的历史背景或隐语细节,可参考古籍《世说新语》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褊衣便邮宾籍閟气薄酒粗食端涯范围发涩法制風顛告往知来顾愆顾望槐黄缓歌狐埋狐搰浆酒藿肉讦切酒意居敬喀秋莎炼钢两宫两腋风生烈火轰雷搂带满目荆榛懋懋妙质木罂馁荏醅面蚍蜉撼大树破露钱褡子佥谐遒然曲蔽曲木几戎马倥偬散木搔屑沙牛侍问狮子术疏脊私孩子四柱竦敬邃旨孙囡逃絶钿窝提亲乌帽无石子忤头忤脑闲明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