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谷物的颗粒。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
(2).粟粒状之物。 唐 吕岩 《忆江南》词之十:“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 宋 苏轼 《荔支叹》诗:“君不见 武夷 溪边粟粒芽,前 丁 后 蔡 相笼加。”
“粟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谷物颗粒
原指粟(小米)的籽粒,后泛指谷物的细小颗粒。例如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钉头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宋代苏轼《荔支叹》也以“粟粒芽”形容茶叶的幼嫩形态。
比喻微小事物
引申为极细小的物体或数量,如成语“粟粒之微”,形容事物微小如粟米。
医学领域
日语中的含义
日语“粟粒(ぞくりゅう)”指小米粒或极小的物体,如“粟粒結核”(粟粒性结核)。
古代诗词常以“粟粒”表达微小或珍贵之意,如吕岩《忆江南》中“还丹粟粒变金姿”,将丹药比作粟粒,突显其精微。
该词本义为谷物颗粒,后衍生出比喻微小事物、医学专业术语等用法,兼具文学与实用价值。
粟粒的意思是指小的谷物粒子,主要指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的颗粒。
粟粒的部首是⺲,由左右两个部分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粟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粟的意思是小米、谷类作物,而粒的意思是颗粒、小的单位。因此,粟粒就成为了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的小颗粒。
在繁体字中,粟粒的写法保持不变,仍然是「粟粒」。
在古代汉字中,粟粒的写法有所不同。粟的古代写法为「⺲」,而粒的古代写法为「米」。因此,古代写法为「⺲米」。
1. 农田里金黄的粟粒正在成熟。
2. 她用手捧起一把玉米粒,发现每一个粟粒都是那样的细小。
谷粟、玉粟、谷粒、谷穗
谷物、谷粒、籽粒、粮食
片面、片段、整体、全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