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花木瓜的意思、花木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花木瓜的解释

(1).果实名。即木瓜。 宋 杨万里 《野店多卖花木瓜》诗:“天下 宣城 花木瓜,日华露液绣成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木瓜》﹝集解﹞引 苏颂 曰:“木瓜处处有之,而 宣城 者为佳……本州以充土贡,故有 宣城 花木瓜之称。”参见“ 木瓜 ”。

(2).比喻外表好看,其实无用。 宋 周必大 《游山录》:“ 汪彦章 与 王甫 太学同舍,貌美中空, 彦章 戯之为花木瓜。”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元来是花木瓜儿外看好,不由咱不回头儿暗笑。”《水浒传》第二四回:“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怎地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花木瓜是汉语中兼具植物学与民俗语义的复合词汇,其含义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植物学释义 指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的果实,学名“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该植物果实表皮具瘤状凸起,成熟后散发芳香,可入药或加工食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记载其药用价值:“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木状如柰,可种可接,可压可斸。”

二、民俗语义 在民间俗语中,“花木瓜”特指外表华美而内里空泛的事物,含贬义色彩。此用法源自宋代话本文学,如《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描写潘金莲讥讽西门庆:“花木瓜,空好看。你搬了去,倒谢天地。” 该比喻至今仍活跃于吴语、闽南语等方言区,多用于形容徒有其表之人或物。

文化内涵与应用 该词的双重语义体现汉语“以物喻理”的造词特点,植物特征与社会认知形成隐喻关联。在文学创作中常作为反讽意象,如元代杂剧《救风尘》即以“花木瓜”暗喻虚情假意。

网络扩展解释

“花木瓜”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植物与文学比喻

  1. 植物名称
    指宣城地区特产的木瓜品种,果实成熟后表皮有花纹,但味道酸涩不宜直接食用。宋代作为贡品,常被刻纸装饰用于观赏。

  2. 文学比喻
    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引申为“外表好看却无用”的象征。例如:

    •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人只道一个亲兄弟做都头,怎地养活了哥嫂,却不知反来嚼咬人!正是花木瓜,空好看。”
    • 元代康进之《李逵负荆》:“原来是花木瓜儿外看好,不由咱不回头儿暗笑。”

二、海洋生物名称

指蓝箱鲀(学名:Ostracion meleagris),一种印度洋海域的箱鲀科鱼类。特征包括:

三、总结差异

类别 属性 用途/特点
植物 蔷薇科木瓜属 观赏为主,文学中比喻“华而不实”
海洋生物 箱鲀科蓝箱鲀 观赏鱼类,生态研究价值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本草纲目》或海洋生物图鉴。

别人正在浏览...

俵扬布艺差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列粗夯搭包代明代语底角钉筋遁路風狀弓弓黑发鸿雀红伞咶咶华伍贱质解纳解审今次戟指怒目鞠报剧协昆圃良桐连毗离慜灵镜临渴穿井罗衿模特儿慕赖鸟逝钱夹前声樵妇青碧青旆铨席上士胜幡书亭司方搜漱俗好遂遂弹拨韬迹隐智犆县天不怕,地不怕提镇惋愤王阳金无皂白憸柔效象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