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舒貌。《诗·卫风·芄兰》“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毛 传:“容仪可观,佩玉遂遂然。” 汉 贾谊 《新书·容经》:“祭祀之容,遂遂然,粥粥然,敬以婉。”
(2).随行貌。《礼记·祭义》:“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復入然。” 郑玄 注:“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
(3).茂盛貌。《尔雅·释训》:“烝烝遂遂,作也。” 郭璞 注:“皆物盛兴作之貌。”《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夏侯湛 《春可乐赋》:“桑冉冉以奋条,麦遂遂以扬秀。”
“遂遂”是一个由叠字构成的词语,其含义根据古籍和现代用法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方向:
安舒从容之貌
源自《诗经》《礼记》等典籍,形容仪态或心境安详舒展。例如《礼记·祭义》中“陶陶遂遂”描述祭祀后舒缓的状态,体现庄重与从容。
随行有序之貌
指跟随行进时井然有序的样子。如郑玄注《礼记》:“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
茂盛兴盛之貌
见于《尔雅·释训》:“烝烝遂遂,作也”,形容植物或事物繁茂发展。
现代多引申为“顺利达成愿望”,强调事情进展如预期,如考试、工作等场景()。例如造句:“计划遂遂完成”,此处融合了古文“通达”与现代“成功”的双重语义。
“遂遂”既有古典文献中的多义性(安舒、随行、兴盛),又在现代语境中聚焦于“顺利”的积极含义。具体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描述传统礼仪场景可侧重古义,日常表达则倾向现代引申义。
《遂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形容行动顺利、如意、顺遂。
《遂遂》这个词的部首是辵,总共有12个笔画。
《遂遂》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中的《王风·遂风》:“遂风般般,载善家宜家。”后来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遂遂》。
《遂遂》的繁体字为「遂遂」。
在古代,汉字《遂遂》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它的写法为「辶声触切」。
1. 他的计划进展遂遂顺利,一切都按照预期进行。
2. 这次旅行过程中,我们的行程都很遂遂,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遂心、一帆风顺、如愿以偿
畅通无阻、顺利、如意
坎坷、不顺利、不如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