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怀化的意思、怀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怀化的解释

归服向化。《晋书·琅玡王伷传》:“ 伷 既威属尊重,加以平 吴 之功,克己恭俭,无矜满之色,僚吏尽力,百姓怀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怀化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由"怀"与"化"二字共同构成。"怀"字本义为胸前衣襟包裹之态,《说文解字》释为"念思也",引申出包容、安抚之意;"化"字甲骨文象二人相背之形,《礼记》释为"教行也",蕴含转变、感化之义。二者组合形成的"怀化"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特指以德政感召、教化民众的治理理念,如《后汉书》记载光武帝"怀化异俗",即通过仁德政策实现边疆民族的文化融合。

在地名学层面,"怀化"最早见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设立的叙州都督府,取"怀柔归化"的政治寓意,彰显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略方略。这一命名承载着中华文明"修文德以来之"的传统治理智慧,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用恩德感化使之归顺"的历史地理概念。

当代汉语语境中,"怀化"专指湖南省西部的地级行政区。该地域自汉代属武陵郡,历经唐宋羁縻州、明清府县建制,至1975年设立怀化地区,1998年撤地设市。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其名称沿用千年,既延续了"以文化人"的治理传统,又彰显了新时代"怀景怀乡怀味"的城市精神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怀化”一词的解释可以从历史渊源、地理特征、文化内涵等多个维度展开:

一、词义与历史渊源

  1. 基本含义
    “怀化”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归服向化”或“怀柔归化”,即通过安抚使边疆民族归顺并接受教化。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晋书》,如“百姓怀化”即指民众感化归心。

  2. 地名由来
    南宋时期,朝廷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南江蛮”)后,设立“怀化砦”,取“归柔归化”的政治愿景,体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策略。此后历经明清两代,名称演变为“怀化驿”“怀化巡检司”,1942年正式设县,1998年升级为地级市。


二、地理与城市地位

  1. 地理位置
    怀化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湘、黔、桂交界,素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历史上是中原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现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 城市发展
    作为“火车拖来的城市”,怀化因铁路枢纽而崛起。1970年代后,多条铁路交汇使其从小镇发展为湘西经济中心,GDP增速长期领先周边地区。


三、文化与自然特色

  1. 民族文化
    怀化是多民族聚居地,侗族、苗族等占总人口40%。侗族鼓楼、苗族吊脚楼等建筑工艺精湛,侗族大歌、苗族银饰等文化遗产丰富,展现了独特的民族融合风貌。

  2. 自然景观
    境内森林覆盖率超65%,雪峰山、沅水等构成“诗歌源头”般的自然画卷。万佛山、洪江古商城等景点融合生态与人文,吸引大量游客。


“怀化”一词既是历史治理策略的缩影,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承载了多元文化与自然景观的交融。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行政区划或旅游信息,可参考政府官网或权威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摆磨苞米变物笔偈不録长辔远御尘伏乘肥沉重虫霜揣度冻梨豆腐干放僻邪侈风掣雷行肛表估产诡韵过桥巾红袖添香缓师江鰌叫应解散髻惊惧炯烛积日累月絶仁弃义巨髦捃摘丽姬龙翰绵里针名从主人鸣珰内陆海平入平出被赭贯木乾愁谦受益七景请状懃恪祈禳祛蠹蹂损伤轸珊瑚鈎煽权刹柱审敌深切申义诗頴四史四天王踏路誊録官穨废文房四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