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花攒锦簇 ”。
“花攒锦聚”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ā cuán jǐn jù,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与“花攒锦簇”同义,强调色彩与形态的繁盛交织。
最早见于清代文学家陈维崧的《贺新郎·春夜听鼓师挝鼓》词:
“隐隐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攒锦聚。”
此处以鼓声比喻春雷,用“花攒锦聚”渲染击鼓声如繁花锦绣般绚烂。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成语故事,可参考汉典、豆丁网等来源。
《花攒锦聚》这个词是形容花朵繁盛、瑞气盈门的美好景象。它是由“花”、“攒”、“锦”、“聚”四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1. 花 - 部首: 艸, 笔画: 7
2. 攒 - 部首: 扌, 笔画: 9
3. 锦 - 部首: 金, 笔画: 16
4. 聚 - 部首: 耳, 笔画: 13
来源:
《花攒锦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常用于描述春天盛开的花朵,寓意吉祥美好。
繁体:
《花攢錦聚》
古时候汉字写法:
《花攢錦聚》
例句:
1. 春风拂面,花攒锦聚,景色宜人。
2. 花攒锦聚的庭院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组词:
花园、锦绣、聚会
近义词:
花园、花坛、繁花似锦、鲜花盛开
反义词:
凋零、败落、荒芜、蕾未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