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花攢錦簇 ”。
“花攢錦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ā cuán jǐn jù,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容五色缤紛、繁盛豔麗的景象,與“花攢錦簇”同義,強調色彩與形态的繁盛交織。
最早見于清代文學家陳維崧的《賀新郎·春夜聽鼓師撾鼓》詞:
“隱隱春雷慢吐,十三段花攢錦聚。”
此處以鼓聲比喻春雷,用“花攢錦聚”渲染擊鼓聲如繁花錦繡般絢爛。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故事,可參考漢典、豆丁網等來源。
《花攢錦聚》這個詞是形容花朵繁盛、瑞氣盈門的美好景象。它是由“花”、“攢”、“錦”、“聚”四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1. 花 - 部首: 艸, 筆畫: 7
2. 攢 - 部首: 扌, 筆畫: 9
3. 錦 - 部首: 金, 筆畫: 16
4. 聚 - 部首: 耳, 筆畫: 13
來源:
《花攢錦聚》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常用于描述春天盛開的花朵,寓意吉祥美好。
繁體:
《花攢錦聚》
古時候漢字寫法:
《花攢錦聚》
例句:
1. 春風拂面,花攢錦聚,景色宜人。
2. 花攢錦聚的庭院裡,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組詞:
花園、錦繡、聚會
近義詞:
花園、花壇、繁花似錦、鮮花盛開
反義詞:
凋零、敗落、荒蕪、蕾未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