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身处困境。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身穷志达,居鄙行鲜。”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位贬道行,身穷志逸。”
(2).旧指人不按礼义立身处事。 明 方孝孺 《题黄东谷诗后》:“人之穷有三而贫贱不与焉。心不通道德之要,谓之心穷;身不循礼义之涂,谓之身穷;口不道圣贤法度之言,谓之口穷。”
“身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身处困境
指个人因客观环境或际遇而陷入艰难处境,常与精神层面的“志达”形成对比。例如:
不循礼义立身处事
旧时指人行为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或礼义准则。例如:
若需进一步探究相关古籍用例,可参考《王仲宣诔》等文献原文。
身穷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其中,“身”是由“自”字和“身”字组成,表示自己的身体;“穷”是由“穴”字和“弓”字组成,表示缺乏、贫穷。
“身”字的部首是“自”,总共有7画;“穷”字的部首是“穴”,总共有8画。
《身穷》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吴汉传》。繁体字“身窮”与简体字“身穷”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书写形式不同。
在古时候,身的上半部分是有一个较长的直线,下半部分是一个平行的横线;穷的上半部分是一个斜长方形,下半部分是一个弯曲的弓。
1. 他在艰苦的环境下长大,深知身穷的辛酸。
2. 这个家庭生活拮据,一直处于身穷的状态。
身无寸缕、穷途末路、身败名裂
贫穷、贫困、匮乏
富有、富裕、富饶
匾柎膘息波波汲汲钵钱补选充洽诞保颠仆凋逝砥砺琢磨蠹国纺绩葛屦龟冷搘床贵胄故庐顾命大臣黄麾仗皇舅花图湖海士回洑尖恰恰街冲祭酒精锐警绳军需抗席苦身敛思寮司六行陆机雾緑玉枝马脚鬘华千奴共一胆浅熟切骨卿事寮缺位人物志冗辑桑间濮上商龙捎手,捎手儿石户失饪侍枕受厘衰劣肆行嗣音图乙望空微声魏魏温重乌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