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鋚勒的意思、鋚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鋚勒的解释

马嚼子或缰绳上的装饰品。用金铜制成。 清 厉鹗 《焦山古鼎》诗:“惟王酬庸锡册命,鑾旂鋚勒兼戈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鋚勒”是古代汉语中的组合词汇,现多用于文献研究及古器物考证。“鋚”字在《汉语大字典》中释义为“金属装饰的马具”,其字形从金、攸声,本义指用金属片镶嵌的辔头部件。根据《康熙字典》引《说文解字》注疏,“勒”原指马衔(马嚼子),后引申为带有铭文的器物装饰带,如青铜器铭文常铸于器物的“勒”部。

二字合称“鋚勒”,在考古学界特指两类实物:一是指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的错金银马具组件,如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鎏金铜辔饰便属此类;二指青铜器铭文铸造部位的专业术语,如上海博物馆藏西周晚期簋器内壁铸有十二字铭文,著录时标注“鋚勒”即指铭文所在的口沿下装饰带区域。该词在《两周金文辞大系》等专著中作为专业术语使用,现代汉语已不作为常用词汇流通。

网络扩展解释

“鋚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马具上的装饰部件,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马嚼子或缰绳上的金属装饰品,通常由金、铜等材质制成,具有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例如《石鼓文》中记载的“田车既安,鋚勒马”,即描绘了马车配备精美马具的场景。

  2. 字形与读音

    • 拼音:tiáo lè(“鋚”读第二声,“勒”读第四声)。
    • 结构:“鋚”为金字旁,与金属相关;“勒”本义为带嚼子的马笼头,此处指代马具部件。
  3. 文献例证
    清代厉鹗在《焦山古鼎》诗中写道:“鑾旂鋚勒兼戈錟”,进一步印证了鋚勒作为礼仪或贵族车马装饰的用途。

  4. 相关辨析

    • 与“勒”的其他含义区别:
      “勒”单独使用时,可指马笼头(lè)、雕刻(lè)或强制(lēi),但“鋚勒”特指装饰性马具,需结合语境理解。
    • 易混淆词:如“掯勒”(kèn lè,意为刁难)、“拑勒”(qián lè,指约束)等,字形相近但含义不同。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车马器具或相关文献用例,可参考《石鼓文》及清代考据类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醪半臂忍寒倍羡鄙愚不訾不訾之器称望撮拥代越庖俎弹坑达思垫陌督厉幡旗怫怒供御贯古归塘故意槐槽花柳人家焕炳阍略讲宗谫陋角持镜心金石躯疾损絶幕惧讋窾郤领务没骨迷颩没腾鸣石纰妄扑粉前家前夕清冥欺上罔下遒俊七湾八扭齐制三闾小玉少迭神闲气定社戏天际真人王尊驭违拗危反巍峻黠民乡贡小飱携云握雨谐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