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潮的意思、候潮的详细解释
候潮的解释
等候涨潮。 唐 李嘉祐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诗:“ 长安 带酒别, 建业 候潮归。” 唐 黄滔 《送君南浦赋》:“当其繫马出船,候潮待月,低徊而少妇对景,愴恨而王孙望闕,莫不捻 嶰 竹以凄楚,拨 湘 絃而激越。” 鲁迅 《二心集·习惯与改革》:“今年的禁用阴历……连 上海 的无业游民,公司雇员,竟也常常慨然长叹,或者说这很不便于农家的耕种,或者说这很不便于海船的候潮。”
词语分解
- 候的解释 候 ò 等待:等候。候车室。候选人。守候。候补。候场。候审。候诊。 看望,问好:伺候。问候。 时节:时候。气候。候鸟。候虫。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火候儿。症候。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
- 潮的解释 潮 á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湿:潮气。返潮。潮湿。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网络扩展解释
“候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是“等候涨潮”,常用于描述与潮汐相关的自然现象或人类活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拼音:hòu cháo
- 注音:ㄏㄡˋ ㄔㄠˊ
- 词性:动词
- 核心含义:指等待海水涨潮的行为或状态,常见于古代诗词或航海、渔业等场景。
2. 文学与历史引用
- 唐代诗词:
李嘉祐在《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中写道:“长安带酒别,建业候潮归”,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等待潮水归航的情景。
黄滔《送君南浦赋》中的“候潮待月”则通过自然现象烘托离别愁绪。
- 现代文学:
鲁迅在《习惯与改革》中提到禁用阴历对“海船候潮”的影响,侧面反映了传统渔业对潮汐规律的依赖。
3. 应用场景
- 航海与渔业:古代船舶需根据潮汐规律选择出航时间,避免因退潮搁浅。
- 气候描述:如南方沿海地区因“气候潮湿”易引发连作或健康问题(见例句),但此用法与“候潮”本义关联较弱,需结合语境理解。
4. 补充说明
- 近义词:待潮、等潮(非严格对应,需根据上下文使用)。
- 反义词:趁潮(利用退潮行动)。
- 权威性参考:多数词典(如沪江词典、查字典)均收录该词,释义统一。
总结来看,“候潮”一词既承载了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联,也蕴含了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寄托,是汉语中兼具实用与诗意的典型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候潮
“候潮”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等待潮水的到来。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候和潮。
拆分部首和笔画:候的部首是人,它有8个笔画;潮的部首是水,它也有8个笔画。
《候潮》一词来源于古代汉族渔民的日常生活。当他们出海捕鱼时,需要根据潮汐变化合理选择出海时间。因此,他们会在海滩上等待潮水的到来,这就是“候潮”。
在繁体字中,“候潮”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不同。根据古代文献记录,古人在写“候潮”时可能有一些微小的差异,但整体形态和现代写法是相似的。
例句:
1. 渔民们在沙滩上候潮,准备出海捕鱼。
2. 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候潮后再坐船出发。
组词:候潮器、候潮日、候潮时间。
近义词:候海潮、等待潮汐。
反义词:避潮、回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