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待人谦恭。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公宗室子,生而贵富,能学问,以中科取名,善自倾下,以交豪杰。” 宋 叶适 《沉元诚墓志铭》:“初入太学,司业、博士皆倾下之。”
“倾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
“倾下”意为待人谦恭、态度谦虚,通常用于描述地位较高者主动降低姿态、以礼待人的行为。
2. 读音与注音
3. 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4. 近义词与用法
近义词包括“谦恭”“礼贤下士”等,多用于形容人际交往中的谦逊态度。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古文解析或文学创作中。
5. 例句参考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或词语演变,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倾下》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它包含了各种意思和用法。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倾下》由部首倒和月组成,共有10个笔画。
《倾下》这个词的来源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它的字义主要是指将某物倾斜、倾倒或倾泻而下的动作。这个词的衍生意义也非常丰富,可以用来表示人的姿态、态度或倾向等。
《倾下》的繁体字为「傾下」。
在古代汉字中,倾下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有时候,它会写作「傾下」,部分是因为古代汉字的书写风格和现代有所不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灵活运用了一些认字技巧。
1. 雨点倾下,打在窗户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2. 她把水果倾下来,大家一起分享。
3. 他倾下身子,细细地倾听着奶奶的故事。
1. 倾心:全心全意、真心实意。
2. 倾斜:歪斜、倾向一侧。
3. 倾城: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1. 倾泻:喷涌、涌出。
2. 倾向:偏向、趋势。
3. 翻倒:掉落、倾翻。
1. 竖起:直立、立起。
2. 举过:抬起、举起。
3. 收起:闭合、收拢。
以上就是关于《倾下》这个词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