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麦的意思、浮麦的详细解释
浮麦的解释
指干瘪的麦子。可入药。 明 冯梦龙 《山歌·久别》:“姐道:‘郎呀,你好像浮麦牵来难见麵,厚纸糊窗弗透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小麦》:“浮麦,即水淘浮起者……主治: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词语分解
- 浮的解释 浮 ú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暂时的:浮记。浮支。 可
- 麦的解释 麦 (麥) 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麦田。麦收。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姓。 笔
网络扩展解释
浮麦,又称浮小麦,是中药材名,指干瘪且轻浮的小麦果实,具有药用价值。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浮麦是小麦(禾本科植物)成熟后干瘪、不饱满的果实,因质地轻浮于水而得名。它不同于普通小麦,主要用于入药。
二、植物学特征
- 来源:禾本科小麦属植物(Triticum aestivum L.)的干燥果实。
- 形态:呈长圆形,表面浅黄色,有纵沟,质地轻浮,断面白色或黄棕色,粉性强。
三、药用价值
-
性味归经
-
主要功效
- 固表止汗:治疗自汗、盗汗;
- 除虚热:缓解骨蒸劳热(类似结核病引起的虚热)、妇人劳热等。
-
文献记载
- 《本草纲目》记载其“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 《本经逢原》提到“敛盗汗,散皮腠之热”。
四、使用注意
- 禁忌:无汗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 用法:可煎汤内服(15-30克)或与其他中药配伍。
五、文化关联
浮麦在民间文学中也有体现,如明代冯梦龙《山歌》以“浮麦”喻指难以相见之人,反映其轻浮易散的特性。
浮麦既是中医药材,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象。如需药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浮麦》是一个常用词汇,指的是谷子的外皮经过加工后脱去的外壳。下面是关于《浮麦》的一些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浮麦》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第一个字《浮》的部首是水部,共有10个笔画。第二个字《麦》的部首是禾部,共有11个笔画。
来源:《浮麦》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农耕社会,是对谷子加工后的残壳的称呼。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后,他们会将谷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将谷子的壳去除,剩下的部分即为浮麦。
繁体:《浮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浮麥》。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浮麦》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是《浮》。
例句:他们用机器将谷子进行脱壳,得到了大量的浮麦。
组词:与《浮麦》相关的组词有:麦谷、麦壳、麦粒等。
近义词:与《浮麦》意思相近的词有:谷壳、谷皮、糠等。
反义词:与《浮麦》相反的词有:谷粒、谷米、谷子等。
希望这些回答能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阿的平白夹八阵法冰霰唱叫扬疾搀假成布宠眄筹笔抽扬楚黎除皮大防担延电视演播室凋敝蕃弱反巵飞仙盖废轶风纪扣复辟广播电台海次暵暵和鼎怀寄黄色文学慧听汇涌混然一体敬敏精涉经首金石交情可答克灭困蹙廊庙才淩雨临潼斗宝柳緑花红面般拿印把儿拟貌偏室凭轼结辙譬执茙葵悚然松堂探官茧碳素钢腾厉土青木香畏怀享名详应闲帐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