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红丝研 ”。我国出产的一种名砚。用 山东省 青州市 所产的红丝石琢制而成。 宋 杜绾 《云林石谱·红丝石》:“ 青州 益都县 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縈绕石面而稍輭,扣之无声。琢为研,颇发墨。但石质燥渴,须先饮以水,久乃可用。” 宋 晁冲之 《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那 香君 呵!手捧着红丝砚,花烛下索诗篇。” 清 龚自珍 《惜分钗》词:“明窗掩,重帘软,炉香自炙红丝砚。”
红丝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红丝砚是以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砚台,因石材表面呈现天然红色丝状纹理而得名。主要产自山东省青州市及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一带,故又称“青州红丝砚”或“临朐红丝砚”。
优质红丝砚需观察三点:
现红丝砚虽未列四大名砚,但仍属十大名砚之一,其天然纹理和实用价值备受收藏者青睐。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文房四谱》《砚笺》等古籍记载。
《红丝砚》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红砖石瓦,比喻房屋建筑或室内布置的细节,也可以指一些手工艺品中的红石。
《红丝砚》的部首是石字旁,笔画数分别为8、12、5。
《红丝砚》的来源比较古老,最早见于清代翟灵笔著《国朝疑古录》:“一曰:红砚红砖者,谓砌石巧工之细也。”也有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红楼梦》中的描写。
《红丝砚》的繁体字为「紅絲硯」。
在古时候,「红丝砚」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可能用到了一些已经不常用的字体或变体字。
他的画室布置得像个博物馆,到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其中一块红丝砚十分引人注目。
红宝石、丝绸、砚台、砚池等。
红砖石瓦
青石板
背公向私遍缉拨雨撩云不讳之路不糂仓头潮州木雕撤动穿筑厝念道本倒箧倾囊电热杯董事兜答笃孝风虫负艺改元干渎给力龟蛇合不来鹤翼围鸿惊厚藏花眼眼徽号检断检校接榫敬思旧馆句曲跨街旷荡困敦来早莲花座灵威林林总总眇生沐泽南亚次大陆褰帷露冕清森誓言石渚殊勋异绩送寒衣搜遗泰水威禁无中生有象甲巷言详允邪谿息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