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句曲的意思、句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句曲的解释

(1).弯曲。《史记·天官书》:“其西有句曲九星。”《晋书·天文志中》:“鉤云句曲。” 周作人 鲁迅 《<蜕龛印存>序》:“今 秦 璽希有,而 汉 印时见一二,审其文字,大都方正句曲。”

(2).山名。在今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相传 汉 茅盈 与其弟 固 、 衷 修道于此,故又称 茅山 。上有 蓬壶 、 玉柱 、 华阳 三洞,道家以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参阅《梁书·陶弘景传》、《云笈七籤》卷二七。 唐 韦夏卿 《送顾况归茅山》诗:“羡君寻 句曲 ,白鵠是三神。”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之一:“ 句曲 古洞天,距家二百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句曲"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文献与语境分析:

一、地理名词特指 指中国江苏省境内的句曲山(今称茅山),系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该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己"字而得名,《茅山志》记载:"山形曲折似'句'字,故名句曲"。《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明确标注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1°33',东经119°16',属宁镇山脉分支。

二、地理形态描述 作为古代地理学术语,形容蜿蜒曲折的地貌特征。《水经注·沔水》有"江水东迳若城南,句曲西"的记载,此处"句曲"特指长江某段曲折的河道形态。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将此类地貌归为"川渎异形"类别。

三、道教文化专称 在道教典籍中特指茅山修真体系,《真诰》云:"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可以度世,可以长生"。此处"句曲"已演变为道教洞天福地的代称,唐代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将其列为"七十二福地"之首。

四、音韵学特殊读音 据《广韵》记载,作为专有名词时读作"gōu qū",而作为普通形容词时读"jù qū"。清代朴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强调:"凡地名、山名有古音,不可随俗改读"。

网络扩展解释

“句曲”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可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弯曲

  1. 本义
    指物体或形态的弯曲状态,常见于古代天文、地理描述。例如《史记·天官书》提到“其西有句曲九星”,《晋书·天文志》中“鉤云句曲”均用此意。

  2. 引申应用
    可用于形容自然现象或抽象事物的曲折性,如云雾、路径等。该用法在《云笈七签》等道教典籍中亦有体现。


二、专有名词:山名(茅山)

  1. 地理位置
    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市东南,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得名,故又称“茅山”。

  2. 道教文化地位
    被道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山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是重要的道教圣地。陶弘景曾隐居于此,相关记载可见《梁书·陶弘景传》。

  3. 文学与历史记载
    唐代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中“羡君寻句曲”,清代赵翼《茅山纪游》中“句曲古洞天”等诗句均指此山。


“句曲”既可描述具体形态的弯曲,亦特指江苏茅山这一兼具自然与人文意义的道教名山。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云笈七签》《梁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隘隘亨亨柏侯半合儿璧联驳论不对当裁量撑肠拄腹弛崩尺短寸长创痛钿雀点燃雕严鼎新革故地戏耑勒对问饭牛歌飞船风烛草露钢纸革面悛心官师国律海南岛滑扢虀回逝娇怜蚧搔决张倨侮考辰雷起雷丸廉法掠人之美马枥腼腆妙啭木匵平收青曾瑞雪兆丰年散兵游勇善阵者不战设身处地束兵讼辩贪泉擿举无衍虾兵蟹将霞驳相形失色贤良文学孝帘叶齐邪幛西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