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战阵名。中央空而左右两翼长、采包围形势之阵势。 南朝 陈 沉炯 《赋得边马有归心诗》:“已却鱼丽阵,将摧鹤翼围。”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鱼鳞之阵,朝临鹤翼之围。”
“鹤翼围”是一个古代军事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指古代战争中采用的一种阵型,特点是中央空虚、左右两翼延伸展开,形成包围态势。这种阵型利用侧翼包抄战术,适合夹击敌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例或军事理论背景,可参考《帝范》《陈书》等古籍,或查阅权威军事史研究资料。
《鹤翼围》是一个成语,意为像鹤的翅膀一样畅通无阻地环绕着。它描述了一种交通流线或队伍整齐有序、紧密呈翼字形流转的样子。
《鹤翼围》由两个部首组成,第一个部首鸟(152笔画)表示与鸟有关,第二个部首囗(7笔画)表示围绕,共计159笔画。
《鹤翼围》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中:“故形不惭於影,影不惭於形;是小大之辩也。形犹率意,意犹率气。故形、影、意、气,四者不能相弃也,於人犹形、影、意、气不可亏也。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其至物无非彼也,无非是也,彼是莫得而亏,此是莫得而加。”在这段文中引用了《鹤翼围》一词描述形、影、意、气的相互关系。
繁体字:鶴翼圍
在古代,鹤的字形是“隹+卩”。翼的字形是“翳+二”。围的字形是“町+囗”。所以古时的《鹤翼围》的汉字写法为“隹+卩+翳+二+町+囗”。
1. 队伍整齐有序地鹤翼围着主席台游行,场面十分壮观。
2. 交通警察指挥车辆鹤翼围绕,确保道路通畅。
1. 鸟翼:鸟的翅膀。
2. 围绕:环绕、围住。
3. 翼展:鹤翅展开的宽度。
1. 缭绕:环绕、旋绕。
2. 延展:延伸、扩展。
1. 阻隔:阻挡、隔开。
2. 破碎:破裂、散开。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