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誓言的意思、誓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誓言的解释

(1).誓师时所说的话。《书·汤誓》:“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孔 传:“不用命。” 唐 韩愈 《复志赋》:“恐誓言之不固兮,斯自讼以成章。”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这战前的铁石誓言是十分激动人心的。”

(2).相互约定的话。《战国策·赵策四》:“王曰:‘子勉行矣,寡人与子有誓言矣。’” 明 刘基 《春秋明经·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齐人卫人郑人盟于恶曹》:“ 郑伯 果合 纪 鲁 而战 齐 卫 ,明年 齐 卫 又听 宋 人之言而伐 郑 ,誓言果足恃乎!”

(3).约誓;以言相约。《史记·郑世家》:“於是 庄公 迁其母 武姜 於 城潁 ,誓言曰:‘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唐 韩愈 《送区册序》:“有 区生 者,誓言相好,自南海挐舟而来。” 唐 柳宗元 《祭六伯母文》:“幼6*女号恋,誓言固之,仁贤见容,曲遂其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誓言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誓言”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拼音为shì yán,指通过郑重宣告表达决心或承诺的话语,常见于宣誓、誓师、约定等场景。其核心内涵是通过语言形式强化约束力。

二、具体含义解析

  1. 历史军事场景
    最初指誓师时所说的话,如《尚书·汤誓》中商汤讨伐夏桀前的动员宣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

  2. 郑重承诺
    广义上指宣誓、发誓时说的话,如入党誓词、婚礼誓言等,具有仪式感和约束性。

  3. 相互约定
    可表示双方共同约定的语言,如《战国策》中赵王与臣子的盟约:“寡人与子有誓言矣”。

  4. 自我约束
    与“诺言”不同,誓言更强调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如“立誓终身不娶”。

三、语言对比

四、使用场景

常见于庄重场合:军事行动、政治宣誓(如总统就职)、宗教仪式、婚庆典礼等,体现承诺的严肃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誓言

誓言是指宣誓、保证或发誓的言辞。在人们的生活中,誓言常常被用于表示决心、承诺或许诺,并且具有庄重和神圣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词语「誓言」由「言」和「訁」两个部首组成,可以拆分为7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誓言」一词来源于《说文解字》。在繁体字中,「誓言」的「言」部也可以写作「訁」,例如「誓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誓」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古字中的「誓」由「言」和「帀」两部分构成,帀表示头部,表示思考后发出的言辞。

例句

1. 他发表了一个庄重的誓言,表示要坚守自己的诺言。

2. 这是一份对祖国的誓言,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她的利益。

组词

宣誓、发誓、誓约、誓词、宣示、许诺

近义词

许诺、保证、宣言

反义词

食言、背信弃义、无信无义

别人正在浏览...

卑隐边楼簸籭不常部郎疮痂春锄啜持贷放大牢點交敦爱二江肥茂伏莽干员光束鬼目桂香飘罕异号戒谼谷皇彝豗頽货头嘉果阶衔经术锦囊还矢金挺酒吧间旧醳记序拘窘浚堑来历不明棱棱挣挣廖井磷酸马嬭子没坐性默忖难胜配婚品核扑碌旗民琼蕤散发上齿寿词霜带水远山遥糖蟹僞方卫生局猬鼠违俗霞巾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