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自然之气迷蒙混沌。 唐 沉亚之 《祠汉武帝祈雨文》:“鸿混突渤,上蒙无垠,掩蔽光明,以垢春晨。”
“鸿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鸿混”作为成语时,可表示“人或事物混乱无章”,但其出处与古代文献的关联性存疑。例如,称其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但未找到原文对应内容,可能与原义存在混淆。
《鸿混》这个词是指混乱、纷杂、杂乱无章的状态。具体来说,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环境或状态的混乱和杂乱程度。
《鸿混》这个词拆分部首为“鸟”和“淀”,部首“鸟”代表鸟类,而“淀”则代表静水。它总共包含11个笔画。
《鸿混》一词来源于古代,最早出现在《墨子·乡鸟》一书中。它的繁体字为「鴻混」。
古代的写法中,字形稍有不同,但总体上保持相似的形状。它的古汉字写法为「鴻渾」。
1. 这个市场上的商品摊位杂乱无章,真是鸿混一团。
2. 他写的文章语言纷杂,句子间关联不明,看起来很鸿混。
1. 鸿混一团(状态混乱、杂乱无章)
2. 混鸿(混乱的状态)
3. 鸿蒙(混沌状态,比喻无序)
1. 杂乱无章
2. 纷乱
3. 无序
1. 井然有序
2. 整齐有序
3. 系统有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