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生活力的意思、生活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生活力的解释

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亦谓活力,生命力。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较好的是思索者。因为能用自己的生活力了,但还不免是空想。” 叶圣陶 《夜》:“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得充实了好些。” 应修人 《不留名字的爱我者》:“给我这样丰美的生活力的,我知道是花瓶里的花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生活力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依据权威辞书解释如下:

  1. 基础释义(生命力)

    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能力,强调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能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生物体生存、生长和繁殖的能力",如"抗旱作物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此义项聚焦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性与活力表现 。

  2. 引申义(生活能力)

    延伸至人类的社会生存能力,涵盖经济基础与技能。《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释为:"维持生活的能力",例如"掌握技术后,他的生活力显著提升"。此用法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保障与实践能动性 。

  3. 专业释义(生物学特性)

    在生物学领域特指生物新陈代谢的强度,包括生长、繁殖及抗逆性等综合指标。参考《生物学名词》定义:"生物个体或种群维持生存、繁衍后代的潜能",如种子生活力检测是农业育种的核心指标 。


权威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生物学名词》(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生活力”是一个涵盖生物学和文学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生物学定义

  1. 核心概念
    指生物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存和延续的能力,包括同化作用(吸收外界物质转化为自身能量)与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的强度、体质健壮程度、生长发育适应性、抗病能力及繁殖力等。

  2. 影响因素
    受遗传基因(遗传型)和外部环境共同制约。例如,植物通过杂交可显著提升生活力,表现为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二、文学与日常用法

  1. 比喻意义
    常被引申为“活力”或“生命力”,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蓬勃状态。例如鲁迅在《读书杂谈》中提到“用自己的生活力”指独立思考的能力,叶圣陶则用“新的生活力”形容精神焕发的状态。

三、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如杂交植物的实验数据),可参考相关生物学文献或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宾秩超达程功从良带冕大忌大酒大肉倒盘大学堂等情颠蹷顶髻都篮独占鼇头感概甘之若素高笑关天官徵海城海陆空寒清河润泽及红丝疔幻尘挟辅解驻景瑞惊瞻瘠田鸠七咤军伶连枝带叶凌夷绵望面形命圭秣马凝精排云皮侯贫乐破镜重合千社青巾校尉清脩钦心仁信伞扇失席双笔窣勃野啴缓亭皋屯萃闻融敦厚倭夷消食下着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