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自然之氣迷蒙混沌。 唐 沉亞之 《祠漢武帝祈雨文》:“鴻混突渤,上蒙無垠,掩蔽光明,以垢春晨。”
“鴻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鴻混”作為成語時,可表示“人或事物混亂無章”,但其出處與古代文獻的關聯性存疑。例如,稱其源于《史記·項羽本紀》,但未找到原文對應内容,可能與原義存在混淆。
《鴻混》這個詞是指混亂、紛雜、雜亂無章的狀态。具體來說,它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環境或狀态的混亂和雜亂程度。
《鴻混》這個詞拆分部首為“鳥”和“澱”,部首“鳥”代表鳥類,而“澱”則代表靜水。它總共包含11個筆畫。
《鴻混》一詞來源于古代,最早出現在《墨子·鄉鳥》一書中。它的繁體字為「鴻混」。
古代的寫法中,字形稍有不同,但總體上保持相似的形狀。它的古漢字寫法為「鴻渾」。
1. 這個市場上的商品攤位雜亂無章,真是鴻混一團。
2. 他寫的文章語言紛雜,句子間關聯不明,看起來很鴻混。
1. 鴻混一團(狀态混亂、雜亂無章)
2. 混鴻(混亂的狀态)
3. 鴻蒙(混沌狀态,比喻無序)
1. 雜亂無章
2. 紛亂
3. 無序
1. 井然有序
2. 整齊有序
3. 系統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