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平的意思、北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平的解释

[Beiping] 北京旧称

详细解释

北京市 旧称。详“ 北京市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北平”是北京在历史上的旧称之一,其沿革和含义可结合史料分阶段解析:

一、名称起源与明代沿革

  1. 首次作为城市名称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这是“北平”首次成为北京的名称。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改称“北京”,与南京并称“两京”,形成“两京十三司”的行政格局。

二、民国时期的名称变动

  1. 特别市建制
    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北平特别市”,行政地位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
  2. 日伪时期短暂更名
    1937年日军侵占后,伪政权改“北平”为“北京”,但此名称未获国民政府承认,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原名。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定名

  1. 最终更名“北京”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设于北平,并正式更名为“北京”,沿用至今。

四、补充说明

总结来看,“北平”是北京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称谓,其变迁反映了政权更迭与城市功能的转变。如今该名称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文学创作等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北平,是一个常用于指代中国的首都北京的词汇。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可以拆分为“北”和“平”两个部分。其中,“北”字表示方向向北,而“平”字表示平坦或平稳。北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书》中,用来指代中国的中央城市。时至今日,北平一词已经不再被使用,而被北京取代。 关于北平的笔画,根据现代汉字规范,其中的“北”字有5个笔画,而“平”字有5个笔画。在繁体字中,这两个字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对于北平这个词来说,在古代并没有特别的变化或差异。它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 以下是一个例句,用来展示北平这个词的使用场景和意义:“游子远游千里,终于回到了北平的怀抱。” 关于北平的其他词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组词。例如:东北平(指东北平原)、崇文北平(北京市崇文区的简称)等。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与此词相关。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您的要求!若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