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use;berate;excoriate] 大声斥责
犹呵斥。《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髦 ﹞性情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金史·沉璋传》:“帅府闻之,大怒,召 璋 呵责,且欲杀 璋 ,左右震恐, 璋 颜色不动。” 夏曾佑 《小说原理》:“其书往往为长吏之所燬禁,父兄之所呵责。”
“呵责”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用严厉的语气责备、斥责他人,带有较强的情绪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拆解
使用场景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批评,例如:
语气与情感
相比“责备”,“呵责”语气更重,常伴随愤怒或失望情绪,可能带有威慑意图,例如:
“他因工作失误被领导当众呵责。”
近义词辨析
使用建议
需注意场合与对象,过度呵责易引发抵触心理。在教育或管理中,可结合说明错误原因,避免单纯情绪宣泄。
若需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分析,可提供例句进一步探讨。
呵责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责、责备。它由“口”和“责”两个部首组成,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
呵责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口(5画)和责(9画),总共有14画。
呵责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易·乾卦》中:“呵敎日中,象曰,呵其血,小心无夺。”意为中午时分呵责他的过失,象征着小心谨慎,不要得罪他。
在繁体中文中,呵责的写法和简体中文相同。
古时候的呵责字写作“訶責”,其中的“訶”是形声字,由“言”和“可”组成,表示口中能产生可恶之事。而“責”是一个意符,表示责备。
一些关于呵责的例句有:
1. 他因为过失而受到了上司的呵责。
2. 周末我弄坏了妈妈的花瓶,妈妈对我进行了严厉的呵责。
组词:责备、指责、批评、斥责。
近义词:谴责、指摘、批评。
反义词:表扬、称赞、赞叹。
【别人正在浏览】